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由此可知,戴鸿慈
A.是立宪派代表B.主张民主共和
C.反对清朝统治D.充满爱国情怀
2020-02-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由此表可见,当时
19世纪中期国际贸易部分情况统计表(单位:亿马克)
年份世界贸易总额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5014533.8152112.8
187037491.8454234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B.欧美工业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C.欧美各国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英国对外贸易增速居于世界首位
3 .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科技成果(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件)(百分比)(件)(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45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45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67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4724%45396%

A.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主要服务于农业
B.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C.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D.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
初试二试三试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C.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5 . 下表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段农业实产量实征农业税农业税占实际产量%
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3806.05494.54443.8850.6613.0011.70
“一五”时期8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60
“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
1963—1965年5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

A.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
B.“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C.“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反映经济领域已出现“左”倾错误
D.1963—1965年农业产量下降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混乱不堪
6 . 如表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
B.“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C.“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反映经济领域已出现“左”倾错误
D.1963﹣1965年农业产量下降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混乱不堪
2019-03-28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七)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
A.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
B.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
C.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
D.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
8 . 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借款次数总额经建借款额及占
总额百分比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
晚清政府20813.1亿两(白银)3.7亿两;28.2%2.8亿两;76%
北京政府64615.7亿元(银元)4.5亿元;28.6%3.2亿元;71%
南京政府10845.0亿元(银元)6.0亿元;13.3%2.2亿元;37%

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2017-11-03更新 | 5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邵阳市重点学校高三5月综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A.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B.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2017-07-26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①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②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③市镇经济繁荣
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