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结合所学完成下表中空白部分,梳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时期态势人物主要思想特点地位
先秦兴起孔子
治国原则
道德规范
(春秋战国)未受重视
孟子

荀子
汉代新儒学
董仲舒

神学化
正统化
政治上成为正统思想,思想上确立为主流。
宋明新发展程朱
陆王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就是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哲学化
思辨化
理论化
世俗化
成为官方哲学,巩固统治地位
明清
新活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实用性
批判性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2022-02-2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
(1)春秋:孔子和老子(礼崩乐坏,社会动荡)

派别

代表

主张

儒家

孔子

政治: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秩序:__________
教育:创办_____,有教无类;文化:整理五经;
言论:《论语》

道家

老子

唯物论:道为本原,天人合一;
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政治主张:__________,小国寡民

(2)战国:百家争鸣(诸侯争霸,社会变革)

派别

代表

主张

性质

影响

儒家

孟子

人性本善,提倡“_____

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荀子

人性本恶,隆__________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五行之间相生相胜,是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

墨子

代表平民,提倡__________、非攻,用人尚贤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法治,控制臣民,中央集权

2022-09-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中央行政制度
(1)汉
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是__________制。
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________,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______时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长。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________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_________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③意义: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宋: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履行宰相的职权。
(4)元:实行_______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绵延1000多年的________制度终结。
②废宰相后设立内阁,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雍正帝设立_________,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022-08-21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学习讲义)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地方行政制度
(1)汉
①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②到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_____”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3)隋唐
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②唐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________统兵征战,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4)宋: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来又形成___、州(府)、县三级制。
(5)元:实行“____”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地方制度。
(6)明清
①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其权力由________、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安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②清朝时,_______成为一省长官。
③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2022-08-21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学习讲义)
5 . 早期国家的发展——商和西周
(1)商朝

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建立了商朝,后定都于殷

政治制度

实行__________,扩大了商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

文化遗存

殷墟出土的_____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

(2)西周

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定都于_____

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_____和宗法制,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在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灭亡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_____,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3)商周的社会经济

特征

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农业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_____,经营的基本方式是_____

手工业

_______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2022-09-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6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领域

春秋争霸

战国纷争

背景

①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内容

东方齐国、北方晋国、南方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①“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②“战国七雄”

影响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权力下移奴隶社会趋于瓦解,国家趋于统一

(2)华夏认同

原因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交往加速;礼乐制度教化

表现

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少数民族也产生了_______观念;
②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推动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2022-09-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7 . 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

三皇

时代较早,_____色彩浓重

华夏始祖

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禅让制

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万邦时代

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史称“_____”时代,有些邦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国家产生

背景

禹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首领

产生

约公元前2070年,____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统治

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2022-09-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8 . 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民族危机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思想基础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________
高潮1898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史称“________
失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制造了“戊戌六君子”事件,维新运动最终失败
意义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败因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深化认识]戊戌维新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文化教育上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及设立新式学堂,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移风易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军事上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

2022-09-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9 . 秦汉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
(2)汉承秦制,制成《__________》。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022-08-21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10 . 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著有《________》。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制定《__________》,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_________》。
2022-08-21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