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阶段陆路交通海路交通航空交通
世界汽车发展
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量产:1908年福特T型汽车推动①____
发展: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
高速公路
1929—1932年科隆—波恩高速公路第一条
二战后广泛发展
高速铁路
1964年日本“新干线”第一条商运高铁
航运技术:
航海雷达
③____信系统
船舶制造:
大型化 专业化 高速化 自动化
海底隧道:
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世界最长
飞机出现:
1903年美国⑤____兄弟“飞行者一号”标志飞机时代开始
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
飞机大型化20世纪7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
航空线:
1914年美国旧金山至洛杉矶航线
1919年欧洲定期国际航班开通
中国汽车发展
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958年第一辆东风牌轿车
1958年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支柱产业之一;逐渐普及家庭
高速公路
1988年沪嘉高速大陆第一条
2020年里程世界第一
高速铁路
高铁建设:2008年②____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高铁技术: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海外投资:2014年海外承建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
1978年前主要服务④____建设
1960年东风号远洋货轮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
逐渐融入市场
飞机制造:
1909年第一架飞机在美国试飞成功中国人冯如自行设计研制生产揭开中国载人动力飞行史第一页
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初教-5初级教练机1954年首飞
C919大飞机2017年试飞成功
航空线: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1950年第一家
开通中苏国际及国内多条航线
改革开放后机场 飞机 国际国内定期航线 通航国家城市数量增长
2019年北京⑥____国际机场竣工
备注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通行便利:最大便利是人流物流时间缩短 ⑦____发展迅速 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
城市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人口增长 市区面积扩大
「公共交通发展:公共马车→有轨电车→地铁⑧1969年____地铁建成中国最早→公共汽车→出租车」
日常生活:交通工具时刻表让⑨____观念成为生活一部分;上下班时间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服务产业:大众⑩____潮流出现

2023-01-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2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停止“________”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________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________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________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5)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________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6)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7)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________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23-08-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学习讲义)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3 . 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
①重大决策
时间会议决策内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_____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_____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_____制度、推进_____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2017年中共十九大_____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②改革内容
农村
改革
从实行_____、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_____”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对外
开放
从兴办_____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_____”、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国企
改革
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所有制
改革
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_____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经济体
制改革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_____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五位一
体改革
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③结果: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④认识:_____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023-08-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2-23高二下·全国·假期作业
4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共_________召开:
a、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实行改革开放
十八大2012年1月,召开十八大
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十九大
2017年10月,_________内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
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人党章;
评价:经过长期的努力,国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十九届四中全会
2019年,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
a、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b、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即建党100年,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放;
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要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国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优越性充分展现。
2023-06-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4讲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2)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_____》。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23-09-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中国法制建设的完善时期
(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____”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到____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党领导人民全面____,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____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____一体建设。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____
⑤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⑥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____”,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2022-12-10更新 | 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学习讲义)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7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年12月,中共___________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______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5)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6)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7)________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22-08-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法治

教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949年《共同纲领》①____社会性质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土地改革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性质
《国务院组织法》
《人民法院组织法》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奠基

背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百废待兴物质匮乏
精神与模范:
健康向上 为人民服务 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⑦___ 雷锋
关心集体无私奉献范孟泰 时传祥 王进喜 李四光 华罗庚
意义:
激发全国人民热情和干劲
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重建法制[1978——1990] 文革结束 改革开放
中共: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法律:1982年《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
②《______》《经济合同法》一批基本法律
发展法治[1990——2012]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1997年十五大提出③_____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
1999 2004年修宪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0年④_____法律体系形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奠定民族复兴的法制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2012—2022]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中共:2012年十八大提出⑤____依法治国思想
[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法律:
2018年通过修正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2020年通过⑥《____》“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居于法律体系中基础性地位]
文革结束 改革开放[1978——1990]
80年代 “五讲四美三热爱”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0——2012]
90年代 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行业活动
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德治国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2012——2022]
2012年十八大提炼形成⑧_____价值观
时代模范:杨善洲 黄大年等一批大模范
时代精神:热爱祖国 奉献人民 自强不息 砥砺前行 积极进取 崇德向善

备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⑨____——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22]

2022-10-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9 . 中国法制建设的完善时期
(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_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到_______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⑤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⑥2020年5月通过的《___________》,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2022-08-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新中国的法治进程: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1)全面依法治国的表现:
①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成就:
①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②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法制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________、财产安全、________、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2022-06-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前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