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补充)
中华文化吸收了不少来源于_________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___________,一个词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
2022-08-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1)背景:________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________
(2)代表
①黄宗羲:a.严厉抨击________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b.反对________观念,提出________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________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________
2022-08-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3 . 改革开放后
(1)背景: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2)精神文明建设
①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_____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②“_____”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③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④1994年,先后颁布了《_____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⑤2001年,颁布了《_____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提出: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_____体系的战略任务。
b.形成:中共十八大作了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_____
c.意义: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涌现出__________等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
2023-01-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表现: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1)印度:现代文化呈现 。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 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
(2)新加坡、韩国:既发扬 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3)埃及: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的影响,复兴民族文化;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 等地的文化元素。
(4)综合认识

材料 新加坡开始自治时,英国殖民者留下了初步具备一定制度文化水平的政治遗产,如林德宪法、议会民主制度、精英政治、法治等。由于文化和制度的惯性,这些具有现代性和民主性的因素被新加坡政府保留在自治后的政治体制内,并在实用理性主义的主导下与东亚儒家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新加坡有复杂的种族关系,有众多的宗教门派,有多种文化传统,有多种语言和教育,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体系中,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整合和社会管理,一个超越国内任何一个阶级、种族和文化的“强政府”成为必然要求。

——摘编自孙建红《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加坡政府“善政”之道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2-09-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7战争与文化交锋-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综合认识

材料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的,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思考
(1)据材料,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1)特点:
____
②内容具有丰富性。
____
④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
⑤时间具有长期性。
(2)积极影响
____
②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2022-09-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7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结合秦-清疆域图指出中国边疆六个方位是怎么逐渐稳定下来的,进而概括六方位疆域特征。
方位
边疆管理制度特征
东北
西北
西南
东南

2022-08-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概况
形式内容
储粮赈灾汉朝建立____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____
优抚弱势
群体
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____,以示尊重
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宗族救助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____,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出现慈善
组织
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2)综合认识

材料 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____
2022-09-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6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出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____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____
A.富强、____、文明、____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自由、____、公正、法治是____层面的价值取向。
C.____、敬业、____、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____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____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实现中华民族____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2-09-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