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法。
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1-09-2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当欧洲出现思想解放运动时, 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启蒙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宣言书”?
3 . 简述中国古代思想演变历程。(用思维导图书写)
4 . 背诵默写:用史实说明宋代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
2020-04-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背诵默写:总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6 . 民主政治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世界古今史上,各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社会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了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白皮书。


(1)雅典民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正常运作?这些措施是否有效?
(2)英国《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作了哪些规定?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与传统的君主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它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实现政治民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与西方国家相比,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7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早期表现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何时,推动其最终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什么措施阻碍了世界市场发展?
(3)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哪两大体系?其有何特点?
(4)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政治因素是什么?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此,你如何理解?
8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分别列举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的一项措施?
(3)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
9 . 从1917年到2017年的百年间,各种力量不断地分化组合,影响着世界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哪两个阶段?革命的成功对世界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2)二战后,美国为遏制社会主义力量,在欧洲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
(3)20世纪70年代后,新兴政治力量崛起,冲击了原有的世界格局,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该趋势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10 .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