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科学中心国家转移成就
第一个意大利
15041610年)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伽利略奠定(地面)近代力学的基础
第二个英国
16601750年)
第一次转移实现了以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发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大综合,发生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三个法国
17601840年)
第二次转移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改造巴黎科学院,使院士们成了真正的职业科学家。此外,还形成了集中型科学组织
第四个德国
18751920年)
第三次转移实现了第二次科学理论的大综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特性开始显现,科技、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互动更加明显
第五个美国
1920年至今)
第四次转移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

——摘编自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第二个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科学中心第三次转移的特点与影响。
2023-02-12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在讨论如何迫使苏联撤走导弹时,先后提出了种种方式以供选择。邦迪和腊斯克主张通过外交途径,或通过葛罗米柯或直接会见赫鲁晓夫,或向联合国提出。肯尼迪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谈判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况且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工程进展迅速。泰勒,狄龙等主张对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实施外科手术,进行空袭加以摧毁。这种方案遭到不少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冒险、不可靠的。人们担心在空袭中不可能全部摧毁在古巴的导弹,残留下来的苏联导弹可能对美国进行报复,它必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麦克纳马拉提出进行封锁,不让苏联继续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在对峙中迫使苏联撤出已在古巴部署的导弹。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个可进可退,留有回旋余地的方案。封锁成功迫使苏联撤出,避免直接冲突;封锁不果则可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

—摘编自《近年学术界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指出面对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提出了哪些应对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结果及影响。

2018-08-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七校联合体考前冲刺交流考试历史试题
简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十五六岁,偷偷跟随姐夫去杀贼,面对姐夫的斥责和母亲的处罚,他说:“如果我杀敌有功,就可以获得富贵。”姐夫、母亲只好任随他去。在讨伐黄祖的战役中,吕蒙一马当先,斩黄祖部将陈就之首,令黄祖弃城而逃,这一战稳固了孙吴后方。赤壁抗曹后期,甘宁在夷陵被围,向周瑜求救,周瑜手下诸将都认为无法分兵解救,吕蒙却担保以凌统暂代周瑜之职,建议周瑜解救甘宁,还提出派300人用木材阻断险道,可以获得敌人马匹。周瑜依计行事,夺取了南郡,获得全功。孙权曾就取荆州还是取徐州向吕蒙咨询,吕蒙说,虽然取荆州困难,但取荆州后,东吴从此由可能的两面受敌变为主动,而即使能够占领徐州,也是易攻难守。在取荆州时,吕蒙身为主帅,有一个乡人军士在下雨时拿了百姓的一个斗笠遮雨,触犯了军令,吕蒙含泪将其斩首,从此军威大振。取下荆州后,善待关羽和其将士的家属。

——摘编自黄忠晶《历史上真实的吕蒙》

(1)根据材料,指出吕蒙的性格特征。

(2)根据材料,概括吕蒙对孙吴政权的贡献。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当内战在苏俄猛烈进行时,欧洲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共产主义是否会向西方传播。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认为,……如果德国变成共产主义国家,那么它的工业实力和俄国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就会是不可摧毁的,革命的前途也就会有保障。

最初,布尔什维克的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实现。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产生一个苏维埃德国,而是产生一个资产阶级的德意志共和国。

有几个当时未被注意到的因素可解释这一重大结果,一个因素是战前德国的繁荣,它使工人阶级比较心满意足、无心革命。诚然,1914年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强大的政党,但它很保守,专心致力于社会改革而不是致力于革命。同样重要的是德国农民的富裕,他们的境况比俄国农民要好得多。而且,战争在德国革命的时候已结束,这又与俄国的情况截然不同。此外,在德国,当最后的较量到来时,革命的反对者能号召可靠的军队支持他们。最后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因素是德国社会主义者阵线的分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布尔什维克的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实现”的依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结束后没有产生苏维埃德国的原因。

5 . 材料土耳其境内的黑海海峡,是俄国进入地中海的必经之路,也是其他大国从海上侵犯俄国的主要通道,但一直处于土耳其的掌控中。海峡问题是俄国外交三百年里最重要、最复杂和最尖锐的问题之一。1936年苏、英、法、土等九国就海峡体制缔结条约,承认了海峡的中立和苏联黑海舰队在此的弱势地位。

20世纪30年代末,欧洲局势的发展使土耳其成为大国新一轮权争的重要对象。经过各大国一系列的角逐谈判,苏联想控制海峡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二战爆发后,土耳其在德苏之间保持中立。

雅尔塔会议后,苏联已确定了以双边方式解决海峡问题的基本方针,不准备就此与英美进行详细谈判和交易。土耳其认为苏联在海峡问题上的目标就是使土耳其孤立于西方,最终被纳入苏联影响下的附庸国。1945年7月土耳其政府照会英美,正式就海峡问题向两国提出援助请求。苏联期望的以双边方式解决海峡问题的政策被彻底否定,苏联随即中断了与土耳其的缔约谈判。苏英美在土耳其的强硬对抗已成不可逆转之势。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表明美国已接受了在土耳其和伊朗的新重大利益,中东冷战的战略边界由此划定。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1953年,苏联宣布放弃对土耳其的所有要求。

——摘编自梁强《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黑海海峡问题(1939-194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土耳其争夺黑海海峡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5年后苏联解决黑海海峡问题的途径及影响。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便提出“起朝仪”。经刘邦同意,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参照秦仪,制订出新的朝仪。

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贺,起用新定朝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加仪者辄引去。竞朝置酒,无敢谵失礼者。这一套朝仪,不只是一套仪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于是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封功臣和定朝仪都是刘邦开创帝业中的大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制定“新朝仪”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制定“新朝仪”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