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有人说,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就不会有戊戌变法的失败。这种观点对吗?你是如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
2016-12-1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宝鸡扶风高中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新唐书》
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技……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旧唐书》
材料二        太后(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赵翼《廿二史札记·武后之忍》
(1)据材料一,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赵翼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角度。
2016-12-12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陕西商洛市高三上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3 . 探究题60多年来中国外交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旗帜鲜明的“一边倒”,到纵横捭阖于“三个世界”,直至今天跻身与多极化的进程,中国外交在与时俱进,在逐渐成熟。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从而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3)新时期面对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目标是什么?

4 . 材料一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数学天文、历
法、气象
医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

材料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时间成就意义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经费少速度快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
1997年银河一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技术跨人世界先进行列
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
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2)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也。

—《二程集》

性即理也。……于是人物之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中庸章句》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陆九渊集》

(1)指出材料一中“天”的含义,概括材料的共同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据此分析“天”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家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儒学的发展?

6 . 探究活动《走近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试对任何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或艺术家)进行介绍和评论。(提示:请注意史论结合)
2016-11-2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兴平市秦岭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材料 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则。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美)《商业周刊》1998年10月19日评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
评述材料中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的观点。(就材料观点进行评论,要求史论结合,层次清晰,表述清楚)
2016-11-2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及国际合作校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用史实说明1956-1966年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的正确与失误两种倾向,并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8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历程。阅读下面图片,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反映的主要进步思想主张。概括指出它们思想的最主要共同点。
(2)分析图A、C、D所反映的进步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6-11-21更新 | 6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据此回答:
(1)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2)列举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列举3次即可)。
(3)对应写出战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4)上述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