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线索表

状况时期主要表现
加强地方管辖调整中央机构
确立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巩固
完善
西汉颁布推恩令;分设刺史;设西域都护府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由文官出任知州,并增设通判实行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强化地方设“都布按”三司
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台湾府


(1)依据表格提示信息,将下列字母按照表格填入相对应的序号后面。
A.设行省   B.设政事堂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三公九卿   E.设军机处   F.设中朝
(2)综合上述表格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的特征或趋势。
2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
2022-04-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3 .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的地方):
2022-04-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4 .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先后出现过古老的人类文明。
(1)任意举出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中,有哪三条大河曾经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
(2)按照上题所写出的三条大河的顺序,你能依次说出它们各自拥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的名称吗?
(3)对于“人类早期文明都不约而同的产生于大河流域”的这一规律,你有何认识?
2021-10-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建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科目基础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
2021-09-18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检测历史试题
6 . 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哪些节制,行省设置有什么意义?
2020-1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8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有效统治范围大大超出周代。
材料二
(1840年以来)在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侮,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进一步联合起来,同仇敌忾,抗击侵略,保家卫国。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是如何扩大有效统治范围的。
(2)写出两支著名的少数民族抗日武装队伍名称。
2017-02-1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平阳县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竞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
材料二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材料二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10 . 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根据所学指出这种变化的意义。
材料二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各设置了什么机构?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机构的特点。
材料四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4)依据材料四概括张传玺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提出的依据。
2017-02-17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