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期间,英、美、德、法四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法国和德国各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3)19世纪70年代以后,代议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021-08-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
(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他们的实践行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3 . 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王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2)概括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5 .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2018-12-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请完成:

(1)简述这一体系得以建立的基本条件。

(2)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存在不会长久?

(3)简述这一体系与中国的关系。

2018-05-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

——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

结合漫画信息和所学知识,给该漫画命制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说明应包括漫画信息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017-12-2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们眼前诞生了一种艺术。绘画或音乐很久以来即已存在,但关于电影的诞生,我们所熟悉的是路易·卢米埃尔和梅里爱,而对于爱迪生或雷诺,则尚有待我们去了解。

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我们把这本电影史划分为以下三大部分:无声电影(1895~1930)、有声电影的开端(1930~1945)、当前时代(1945~1962)。

——摘自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

材料二在中国,电影最初被称为“西洋影戏”,早在1896年便从欧洲传入上海和香港。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戏曲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历史的第一页。这以后,郑正秋、张石川和黎民伟几乎同时在1913年分别在上海和香港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到1920年上海产生了第一批长故事片,形成了中国电影的萌芽期。中国早期电影创作从观念、取材到表现形式上都可以看到民族戏剧(京剧、文明戏、粤剧等)的深厚影响,这是中国文化打在早期中国电影上的一块明显的“胎记”。

——摘自《中国电影史》

材料三1930年,梅兰芳在洛杉矶与卓别林留影纪念(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电影出现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电影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影发展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三中的两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

(4)20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影视艺术有什么作用?

10 . 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这是哪一个革命团体的革命纲领?此团体是由哪个阶级哪个派别建立的?
(1)此团体具有什么性质?
(2)“鞑虏是指什么
(3)“民国后来是指哪个国家?建立的时间
(4)后来这一纲领又被阐发为什么?此材料被称为什么
(5)孙中山在哪一刊物中又进行了阐发,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