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聚焦:梳理古代法治与教化的演变过程,归纳其特点并重点分析其形成背景?
阶段法治教化时代背景
法律确立先秦到秦朝夏朝《禹刑》
商朝《汤刑》
周朝《九刑》
春秋郑国子产“铸刑书”
[中国最早________法]
战国法家形成[性本恶+法治]
[商鞅变法彻底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
秦朝秦律云梦睡虎地秦简
西周礼乐制度
[宗法制为核心“敬天保民”思想]
春秋儒学创立[性本善+德治]
孔子:为政以德节用爱人爱惜民力
战国
孟子: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思想战胜儒家思想原因
客观东周列国时代背景
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富国强兵君主专制完成统一
主观儒法主张是否迎合
儒家德治不适君主专制和兼并战争实际;不为诸侯国君接受
法家法治满足________和富国强兵实际;秦国变法完成统一
走向成熟汉朝到隋唐汉朝《九章律》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简牍
魏晋律令________化礼法逐步结合
唐朝《唐律》礼法结合典范标志着________的完备
律:《贞观律》唐太宗《永徽律》唐高宗
疏:《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唐高宗
[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后世王朝法律多以此为蓝本]
备注:唐朝法律体系
律:定罪量刑刑法典
令:新政制度与规则
格:相对律令的补充法典
式:实施律令的细则法规
[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汉朝三纲五常
魏晋儒礼入法礼法结合逐步结合
唐朝提倡礼治
《大唐开元礼》
732年颁布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继续重视________强化基层教化
魏晋以降礼法结合的原因
客观魏晋时期国家分裂
主观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魏明帝设置________推动律令儒家化
[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
礼法结合特点
[亲属间尊卑亲疏作为量刑重要原则之一;维护三纲五常]
完善巩固宋元明清宋朝《宋刑统》《天圣令》
元朝弃唐宋法律实践仍援引唐律
明朝司法实践中重视“例”
《大明律》
《问刑条例》开创________合编体例
清朝《大清律例》同样重视例
儒士投身基层乡约教化
北宋继续重视家训族规开创乡约
家训朱熹《家礼》《小学》
乡约吕大钧兄弟创造《吕氏乡约》
明朝乡约渐有强制力与________合流
[宣讲朱元璋“六谕”,常引用《大明律》]
清朝乡约延续明朝模式
[宣讲康熙雍正“圣谕”,常引用《大清律例》]
宋朝开创乡约的原因
北宋儒学________开始渗透基层
南宋后期理学确立统治地位
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
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授徒书院讲学理学乡约化等方式]
明清乡约体现君主专制化倾向
特点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________并用(律令儒家化乡约法律化)

2022-10-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 中国古代货币
(1)货币的出现前提和早期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
(2)铜钱与纸币并用
①铜钱普及的原因是什么?
②纸币出现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
③纸币滥印出现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④我国古代白银货币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如何对白银货币化进行评价?
2021-12-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问题导学-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三、二世纪,罗马已不是原来那种城邦国家了,它已成为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进行交易的共同市场。这种商业贸易的一个必然结果之一,就是平衡划一这些人民或民族间的区别。……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曾就此论述道:“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法律是事实的公认。”而现在恰是要对新的社会情况作出新的公认的时候。

——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二内战后黑人公民权问题被提上政坛,国会注视着南方潜在的四百万黑人选民,因为黑人选举权是共和党控制南方(注:南方是民主党选票的主要来源)的关键。第15条宪法修正案被共和党提交国会并通过,规定“选举权不可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奴役情况而被限制”……1916年,妇女组织以“不选威尔逊,他不让我们有选举权”为口号,反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尔逊的连任竞选,威尔逊迫于(女权运动高涨的)形势做出了让步……在(竞选成功的威尔逊)总统亲自干预下,1920年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9条修正案——“不得因性别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高家韫《1848~1920年美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研究》

材料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依法治国的决定之后,编纂民法典成为国家重要的立法任务。立法机关作出了编纂民法典两步走的计划,即第一步利用两年时间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利用三年时间将现行的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单行民法进行修订,作为民法典分则的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民法总则在制定过程中,继续坚持了民法通则中成熟的规则,纠正了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甚至有错误的规则,补充了民法通则没有规定的必要规则,使其基本内容比较完善,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性规则比较完备。

——杨立新《民法典编纂:中国立法史上的里程碑》

(1)材料一反映此时的罗马已进入什么时代?罗马是如何“平衡划一这些人民或民族间的区别”的?说明要实现这一“平衡”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宪法修正的结果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编纂民法典的背景。

(4)综上,归纳推动法(制)治建设的相关因素。

2017-07-12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一中、揭东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国家保护之争。至今,它仍是世界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9年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牟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网络。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所应统制的是人民的什么经济行为呢?据我的愚见,政府(指国民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
一一李权时《统制经济的前瞻与后顾》1934年
材料三 弗里德曼(1976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现代货币主义代表)的经济自由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翻版,……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更为理想的发展。因此在货币学派看来,实际相机抉择的凯恩新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无效的。
一一据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并说明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比较国民政府统制经济与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不同点,并分析各自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
(3)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以上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5 . 简述唐朝两税法施行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2023-05-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地区2023届港澳台侨学生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
6 .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是什么?独立战争的胜利的影响有哪些?
2023-05-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全国联考2023届高三2月统考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背景、目的,核心观点、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思想主张、历史意义。
2022-03-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进阶学案
8 . 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法。
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1-09-2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儿童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有识之士引入了西方的儿童福利理念,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实行对男女灾童的福利救助。同时把儿童的培养方向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培养商业、技术等城市建设急需的人才,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培养方向。1927年—1937年是上海发展最快的十年,社会转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劳动方式也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转化。城市中激烈竞争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儿童的教养成为了当时社会关心的问题。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截止到1936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医院已经超过40家。其中公立和私立医院都有涉足妇幼保健领域的,在超过40家医院中,设有儿科和产科的医院超过30家。

——摘编自翟旭丹《近代上海社会福利制度(1927—1937年)》

材料二:美国素有“儿童天堂”之称。在美国人的社会福利观念里,儿童不仅是值得同情的无辜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相信儿童是未来的希望,管好他们是管好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殖民时代,宗教组织在早期的儿童救助方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犹太教、基督教等其他教派也在儿童救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革命后,美国大城市里的孤儿、弃儿越来越多,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原有的儿童福利院存在很多问题。从前人们认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应该主要依靠民间组织的想法被放弃,美国政府开始主动承担其国民福利的责任。在儿童福利方面,政府通过不断的立法确立了一系列方案,一套完整的儿童福利体制逐渐建立。……美国的儿童行政服务项目繁多,能满足各类儿童的不同需要,中央由儿童发展局统一规划和领导,行政主管机构强劲有力,能发挥人群服务的特质。

——百度文库:《儿童福利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及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美两国制定儿童福利政策背景的相似之处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2018-01-0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10 . 材料土耳其境内的黑海海峡,是俄国进入地中海的必经之路,也是其他大国从海上侵犯俄国的主要通道,但一直处于土耳其的掌控中。海峡问题是俄国外交三百年里最重要、最复杂和最尖锐的问题之一。1936年苏、英、法、土等九国就海峡体制缔结条约,承认了海峡的中立和苏联黑海舰队在此的弱势地位。

20世纪30年代末,欧洲局势的发展使土耳其成为大国新一轮权争的重要对象。经过各大国一系列的角逐谈判,苏联想控制海峡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二战爆发后,土耳其在德苏之间保持中立。

雅尔塔会议后,苏联已确定了以双边方式解决海峡问题的基本方针,不准备就此与英美进行详细谈判和交易。土耳其认为苏联在海峡问题上的目标就是使土耳其孤立于西方,最终被纳入苏联影响下的附庸国。1945年7月土耳其政府照会英美,正式就海峡问题向两国提出援助请求。苏联期望的以双边方式解决海峡问题的政策被彻底否定,苏联随即中断了与土耳其的缔约谈判。苏英美在土耳其的强硬对抗已成不可逆转之势。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表明美国已接受了在土耳其和伊朗的新重大利益,中东冷战的战略边界由此划定。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1953年,苏联宣布放弃对土耳其的所有要求。

——摘编自梁强《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黑海海峡问题(1939-194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土耳其争夺黑海海峡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5年后苏联解决黑海海峡问题的途径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