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着我们”。下列是一组具有政治意义的建筑图片。

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英国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它不仅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而且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

材料三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材料四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建于1958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挑战?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4)据材料四4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

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还实行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017-11-2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简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乔治华盛顿在开创与完善美国民主政治制度方面贡献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英国的设计,总督的权力是绝对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他不仅握有行政全权,而且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提出立法建议,可以否决法案。但是,总督在与议会尤其是与议会下院的权力斗争中节节败退,逐渐处于下风。然而总督的权力及地位的某些方面却被后来的总统制继承。独立战争开始后,开国元勋们看到了重建行政权的必要,起码在州一级的政府中是如此。尽管开国元勋憎恶这些行政权力,但他们对于那些为独立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强州的州长仍怀有敬意。毫无疑问,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制宪者将纽约和马萨诸塞的强州州长制做为新宪法的模板。

——李秀红《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

材料二:宪法对行政权的规定含糊不清,这使得第一任总统在权力的运用上缺乏明确的引导。实际上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华盛顿是制宪者心目中总统的不二人选。他们认为华盛顿会恰当使用总统权力……在他就任后不久,他开始就重大问题向自己的部长咨询;最初是个别征求部长们的意见,1793年后逐渐改为会议形式集体咨询,会议由总统主持。这一会议就成为历届总统执政的一个重要工具——“内阁”。

——摘编自【美】西德尼·米尔奇斯《美国总统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影响美国总统制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成为总统“不二人选”的原因,并概括他在括他在完善美国总统制方面的贡献。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代官学系统》示意图:

——王晓华《中外教育史》
尽管当时读书人可以通过荐举、征召或选举的方法进入仕途,但参加太学的考试却是进入仕途的唯一稳妥途径,因此,终生乐此不疲者比比皆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866年,恭亲王奕䜣为京师同文馆拟定了六条章程:一、专取正途人员;二、各员一律留馆住宿;三、按月出题考试一次;四、每届三年举行大考,高等者酌最差遣试用,下等者照常学习,下届再考;五、每月加给薪水银十两;六、三年试居高等者,照准各按升级格外优班保次。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
(2)从材料二的六条章程中任选一条,分析拟定该条章程的原因。综合分析这两则材料,归纳我国不同时期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2015-03-31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陕西商洛市高三上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简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 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5 . 依据两则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中华文明起源分布的特点。
2023-09-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6 . 小李想要了解秦朝的疆域,他翻开了地图册,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
A.   B.
C.   D.
小李想归纳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分别对“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进行描述。
A.开放与繁荣的盛世   B.争霸与变革的激荡时期
C.分裂动荡与民族交融的时期   D.以礼制为命脉的王朝
2023-11-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7 . 归纳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023-08-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8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聚焦:梳理古代法治与教化的演变过程,归纳其特点并重点分析其形成背景?
阶段法治教化时代背景
法律确立先秦到秦朝夏朝《禹刑》
商朝《汤刑》
周朝《九刑》
春秋郑国子产“铸刑书”
[中国最早________法]
战国法家形成[性本恶+法治]
[商鞅变法彻底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
秦朝秦律云梦睡虎地秦简
西周礼乐制度
[宗法制为核心“敬天保民”思想]
春秋儒学创立[性本善+德治]
孔子:为政以德节用爱人爱惜民力
战国
孟子: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思想战胜儒家思想原因
客观东周列国时代背景
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富国强兵君主专制完成统一
主观儒法主张是否迎合
儒家德治不适君主专制和兼并战争实际;不为诸侯国君接受
法家法治满足________和富国强兵实际;秦国变法完成统一
走向成熟汉朝到隋唐汉朝《九章律》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简牍
魏晋律令________化礼法逐步结合
唐朝《唐律》礼法结合典范标志着________的完备
律:《贞观律》唐太宗《永徽律》唐高宗
疏:《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唐高宗
[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后世王朝法律多以此为蓝本]
备注:唐朝法律体系
律:定罪量刑刑法典
令:新政制度与规则
格:相对律令的补充法典
式:实施律令的细则法规
[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汉朝三纲五常
魏晋儒礼入法礼法结合逐步结合
唐朝提倡礼治
《大唐开元礼》
732年颁布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继续重视________强化基层教化
魏晋以降礼法结合的原因
客观魏晋时期国家分裂
主观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魏明帝设置________推动律令儒家化
[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
礼法结合特点
[亲属间尊卑亲疏作为量刑重要原则之一;维护三纲五常]
完善巩固宋元明清宋朝《宋刑统》《天圣令》
元朝弃唐宋法律实践仍援引唐律
明朝司法实践中重视“例”
《大明律》
《问刑条例》开创________合编体例
清朝《大清律例》同样重视例
儒士投身基层乡约教化
北宋继续重视家训族规开创乡约
家训朱熹《家礼》《小学》
乡约吕大钧兄弟创造《吕氏乡约》
明朝乡约渐有强制力与________合流
[宣讲朱元璋“六谕”,常引用《大明律》]
清朝乡约延续明朝模式
[宣讲康熙雍正“圣谕”,常引用《大清律例》]
宋朝开创乡约的原因
北宋儒学________开始渗透基层
南宋后期理学确立统治地位
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
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授徒书院讲学理学乡约化等方式]
明清乡约体现君主专制化倾向
特点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________并用(律令儒家化乡约法律化)

2022-10-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 梳理古代民族政策和处理对外体制演变过程,归纳其特点,并分析政策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022-10-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简答题 | 较易(0.85) |

10 . 结合教材P43单元导读归纳本单元阶段特征。

1.法律特点:
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__,着眼于_______________
2.教化特点:
教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着眼于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的特点:中华法系成文于_______,确立于______,成熟于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教化从家训到理学渗透家训再到族规法制化;
4.西方法律的特点:西方法律渊源_____,特征:分_____________,强调________,保_________;西方教化特点是全民信基督教(天主教或新教);
5.新中国的法制和教化:法制特点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