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近代科学的兴起意义
(1)形成了重视____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____和社会进步。
2023-06-06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4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一历史(统编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2 . 对内改革:①1978年,安徽__________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到1983年,农村__________制在全国逐渐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②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城市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____________权、实行__________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事件核心内容意义
___________(1950-1952)地主私有→农民私有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
___________(1953)私有制→公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___________(1958)一大二公挫伤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制(1978)土地公有、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调动积极性、农业大发展

2022-11-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
3 . 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编自《世界历史》(华师大版)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022-09-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7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历程
(1)____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2)____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3)____极大的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4)____签署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2022-09-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5中国近代史之两半社会的形成历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5 . 概述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发展过程,归纳其特点并分析其背景与影响?
2022-10-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近代科学意义
(1)形成了重视_______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022-12-27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讲)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7 . 结合教材P85单元导读归纳本单元阶段特征。


1. 中外货币发行和使用特点:______发展的产物,___产生了,货币经历了从___________演进过程。
2.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随着资本主义______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形成并________
3.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中国古代实行_______,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聚焦:梳理现代食物生产、储备发展的过程,归纳其取得的成就和原因,分析消除贫困与食品安全的措施?
历史进程与主要成就备注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机械化
集约化
_
粮食生产现代化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传统农业向____农业转变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____农业现代化——机械化集约化
【美国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大中小型结合】
20世纪下半叶——:农业高科技化
优良____技术推广化肥技术广泛应用
设施农业突破性进展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农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农业机器中人工智能化应用如农用机器人推广
畜牧业生产现代化养殖场牧场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
【制约食物生产储备的因素】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的推动
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批量生产
农业机械投入使用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推动
杂交育种技术
玉米新品种1930年美国培育出
小麦新品种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
杂交水稻新品种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杂交水稻;____年袁隆平培育南优二号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人工智能技术
食物储备技术
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粮食储备技术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20世界50年代____国使用
低温低氧储粮技术20世界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万吨大型粮仓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
粮食储备自动化智能化
冷冻食品技术
冷冻食品工业20世纪20年代起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
____物流产业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消除饥饿食品安全
首要任务
粮食安全问题
原因:人口激增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耕地面积减小
对策:
方针:立足____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政策:制定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创新
科技:农业科技进步
食品安全问题
原因:____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过度使用
对策:颁布法律确保食品安全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原因:
人口激增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耕地减少
长期投资不足与金融经济危机
国际政治经济压力
气候变化
应对:
政府政策支持制定法律法规
增加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____合作

2022-11-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9 . 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2)前提: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
(3)内容
①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富国强兵”____三大政策
③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宪法肯定了____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4)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思考:根据材料,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
____   ____   ③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   ④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
(5)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____
2022-09-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2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价值
(1)具体表现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____和精神动力。
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④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综合认识

材料 从多元文化建构来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必定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蕴含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倡导了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培育了积极的人格境界论,体现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这样优秀品质的文化,必会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被当今各国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大众引以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还可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走向世界,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支撑。

——引自张造群《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根基
思考:依据材料,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①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构建多元文化体系和世界文明新秩序。
____
____
④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022-09-2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