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6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民法典》,法典的第一部分是人法,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法典保持了革命的精神但又放弃了革命时期采取的激进措施。在法典中,没有总则和过多的抽象概念,实际规范简洁明确。

——摘编自何方宁《浅议〈法国民法典〉的立法特点及其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借鉴意义》等

材料二   20205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民法典吸收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事法律规范,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民法典由总则、人格权、合同、物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编组成,以民事权利为红线构建民法典体系。

——摘编自王利明《体系创新中国民法典的特色与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民法典》的特点并分析其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法典编纂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2023-11-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法国工业革命蓬勃开展,但经济发展受到原有的封建制度极大的阻碍。全国法律体系极不统一,这引起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法律制度并建立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型法律制度。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典明确表述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法原则,这与自由竞争的经济条件相适应。同时,法典保持了革命的精神但又放弃了革命时期采取的激进措施,甚至回到传统原则。在法典中,没有总则和过多的抽象概念,实际规范简洁明确。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它开了近代民事法律法典化的先河,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法也有深远影响。

——摘编自何方宁《浅议<法国民法典>的立法特点及其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借鉴意义》等

材料二   我国民法典在充分借鉴比较法的经验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在体系构建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我国民法典没有采纳大陆法系国家经典的“三编制”或“五编制”的体系,而采取七编制,即由总则、人格权、合同、物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编组成。增设了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以民事权利为红线构建民法典体系。这些都是中国民法典的重要特色,也是对世界民法典编纂的重要贡献。

——摘编自王利明体系创新·中国民法典的特色与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民法典的颁布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民法典编籑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从法国和中国法制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2023-03-28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要求。

材料一   宋代商业已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联系生产与消费、支撑城乡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清晰展示出商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演进态势,揭示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的时代特色。

——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   属于同一思潮下的各个学派和人物,其有共同的思想倾向性。但一种奔放前进的社会思潮决不仅仅是刻板单调,千篇一律的重复和事仿,而是在共同的倾向性中显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千变万化的风格,彼此影响,互相推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

——苗 杨《浅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导致的社会变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具有时代特色和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的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一个史实加以说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代表人物有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二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2019-01-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西式建筑在中国出现,多集中于澳门,主要由传教士和殖民商人修建。18世纪,由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设计,中国工匠精心修建的圆明园分园——长春园的欧式宫殿,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光辉典范。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体现,开始大量传入中国,给国人巨大的思想冲击,如康有为见识了香港西式建筑林立、街路整齐后,认为西人治国有方,进而摒弃了“西人为古之夷狄”的看法。20世纪上半叶、西式.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上海国际饭店高达24层。另外,资政院、教堂、医院等建筑也一改中国传统建筑.“城高池深”的特点,体现了某些近代社会的气息。

——摘编自田毅鹏《西式建筑进入中国的沧桑往事》

材料二   早在秦汉时期,西方就通过陆路交通,从中国瓷器、漆器等商品上的建筑、风景图案信息来猜想推测中国园林。16世纪末开始,来华传教士的著作中对中国园林的记录让西方全新认知了中国园林,如《张诚日记》认为中国屋宇、花园的美在于布置得宜和对自然的模仿。18世纪,传教士马国贤、王致诚分别将《避暑山庄图咏》《圆明园图咏》传到西方,让西方对中国园林的了解进入到图像时代。受中国园林艺术影响,英国率先在西方兴建了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为特征的自然风景园。

——摘编自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大量传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式建筑风格东渐和中国园林艺术西传的不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历史启示。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9年1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与王稼祥交谈时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王稼祥建议:“北平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又邻近苏联和蒙古,无战争之忧。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的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于接受。”毛泽东连声赞同说:“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摘编自孙文晔《把千年帝都变为人民的国都》(原载《文摘报》)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提出定都北京的的历史背景与战略考虑因素。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厦外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它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它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都拥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之上的,无产阶级的目的就是要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应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举两例史实说明该思想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024-05-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1925年,私人医疗保险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投保对象是没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同时,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

——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

材料二   1978年—1984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内容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1984年—1992年,改革正式启动,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内容涉及到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费补偿机制等医疗体制的多个方面。1992年—2005年,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2005年至今,在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024-05-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徐旭华《德意志帝国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是德国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东部的部分城市人口增速已超过农村人口的增速。在科技革命带动下,鲁尔等新兴工业区的城市不断沿着公路、铁路线向外扩展:城市面积和人口不断增加。19世纪后期,德国城市化进入繁荣阶段,普鲁士和其他各邦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从工业化起步较早的英法吸取的经验教训,被德国政府加以消化改造,促进了城市化在德国土地上的长驱直入。德国很多城市开始根据生产的需求,划分工厂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等。劳资矛盾的激化,最终迫使政府出台了多部法律和政策来改善工人的基本生活状况。19世纪80年代,帝国议会相继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和《意外事故保险法》等,用来缓解工业化带来的各项社会矛盾,为城市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肖辉英《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71—1910年德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德国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从法律上巩固了大资产阶级、大种植园主的统治,确立了共和制,其意义重大。人们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美国为什么会在世界历史上首创近代意义的民主共和制。华盛顿对美国政治制度作出过特殊贡献,美国独立后,他坚持不做国王,并在连任两届总统后坚决引退……新大陆的居民大多以移民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彼此间的身份和地位不像祖居地那样等级森严,在这个移民社会里,既没有大领主,也没有富民。这种“平民”意识和相对平等的现象,成为独立后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早在独立战争期间,殖民地人民就开始了建国的准备,譬如177711月,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各州政府组成联合政府。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率先确立民主共和制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西方代议制。
2024-05-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