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转型是指经济、社会体制的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以下是部分学者或课题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型的观点:吴敬琏从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主义的角度,按照中国经济改革战略,把改革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78-1991年的增量改革阶段和1992年以来的整体推进阶段。赵旻从体制转轨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角度把中国经济转型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探索和扩张供给阶段(1978-199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建设和经济高速成长阶段(1992-1997年)、改革巩固攻坚和经济结构全面调整阶段(1998-)与未来的转轨发展阶段(即市场化体制的成熟完善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吕炜认为,中国经济转轨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即“告别旧体制意义的转折点”和“建立新体制的任务接近完成意义的转折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认为,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发启动时期(1978-1991年)、自觉推进时期(1992-2000年)、全面加速时期(2001年—)。景维民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混合经济。同时,他把中国经济转型划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从改革走向转型)、启动和正式推进段阶段(共性与差异)、深化和完善阶段(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王守坤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是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开始的。因为,传统计划体制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使中央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只有选择向地方财政转移压力,走财政分权改革之路。这样,通过向地方分权的放权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大锅饭局面。

——摘编自瞿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型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至少选取两个观点评析,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唐代三彩壶。唐三彩制品在7世纪末和8世纪上半叶广泛用于陪葬品、此壶的形状源于古代伊朗的金属财品,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勿馆。

——摘编自卡尔·梅耶和莎朗·布莱赛克《中国收藏者:美国人对亚洲艺术的世纪寻宝》

史料二   刻有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的玄武岩石柱。据考证,埃兰王苏特鲁克纳悟特约于公元前1150年前后入侵巴比伦尼亚,将其作为战利品运回苏撒。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苏撒进行发掘工作,发现此物,现存放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史料三   罗塞塔石碑拓片。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法国士兵发现石碑:1801年,英国战胜法国,石碑作为战利品之一移交英国,1802年入驻大英博物馆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材料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之异与文明之同辩证统一。文明的差异不应成为制造冲突的理由,而应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正如大自然因多样生态而生机勃勃,文明也因多元融合而历久弥新。

——摘编自邱夏等《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播种希望——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回响》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三则史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之异与文明之同”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的不动产纠纷。《名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共收录185个判例,其中涉及不动产纠纷的判例有116个,所占比例达到62.7%,宋代的不动产纠纷可划分为典当纠纷、买卖纠纷、侵占纠纷、继承纠纷和租赁纠纷等多种类型,且各类型相互关联。纠纷主体范围十分广泛,奴婢、仆人等下层民众以及不占有田产的佃农也开始在纠纷中显露身影。纠纷还涉及多种亲属关系,既有同辈亲属间的纠纷,也有尊长诉卑幼和卑幼诉尊长等不同辈分亲属间的纠纷。解决机制调查:本阶段,需要查验官方文书的记载,主簿专掌“稽考簿书”,管理一县的赋税版籍,因此,主薄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于案情简单的纠纷,保正即可负责主持调查任务,无需官方力量参与。为确保调查的公正性,保正往往会召集当事人的邻居或族人一起调查,而后将调查结果上交官府,作为官府审判的依据。处理:分“会商”和“听讼”两种。“会商”是指在民间调解被启动后,调解人调查了解案件事实后,召集双方当事人及相关族人,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落实解决纠纷的最终方案;“听讼”就是司法官在官府衙门公堂之上听取纠纷当事人和证人的陈述,了解案件真相、对争议做出裁决,律、敕、令和指挥是司法官引用较多的法律形式。结案:诉讼结案后,官府必须向当事人发放结案文书,称为“给断由”,以防止日后翻诉。当事人申请复审时,须将“断由”附于书状首页,否则不予受理。“执同分赎屋地案”本案中,毛永成与毛汝良是兄弟,毛汝良将埋有祖坟的田地典卖给陈自牧、陈潜,毛永成想用白契赎回,司法官吴怒斋在详细了解案情后,认为毛永成的本意是出于仁孝之心,其回赎之举合乎人之常情,于是以兄弟之情劝说毛汝良,又考虑陈自牧、陈潜是读书人,应该熟知道理人情,劝二人放弃小屋地之争、如此不仅是一桩义举,也可免去争讼的困扰,失少得多。

——于晓宁《宋代不动产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不动产纠纷频繁的原因。
(2)宋代不动产纠纷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
2024-05-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沃尔波尔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1721—1741年)采取了鼓励进口工业原材料、禁止进口与本国产品存在竞争关系的外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政策。在1736年以法律形式严禁英国人及居住在英国的外国人买卖、穿着或拥有进口印花棉布,违反者重罚,但同时允许进口棉花,鼓励本土棉纺织业发展。新兴工业企业家群体为开拓市场,支持并领导了反《谷物法》运动。最终英国先后在1846年、1849年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

——尹建龙《企业家群体与英国工业化时期贸易政策的转型》

材料二:苏联早期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的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

——苏联·康德拉捷夫《经济生活中的长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前后英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2)材料二中“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周期表”蕴含诸多启示,请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知识予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过唐末五代战乱的破坏,教育面临严重危机。北宋初期,书院应运而兴。宋代书院数量众多,对学生入学没有严格的身份限制。书院有丰富的藏书,又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于一体。

白鹿洞书院

朱熹在此讲学,朝廷又赐国子监经书

岳麓书院

理学家张栻曾在此讲学,并和朱熹进行学术探讨和论辩;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丽泽书院

理学家吕祖谦所建,倡导“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的学风

象山书院

在陆九渊主持下,求学者多达数千人;得诏赐“象山书院”匾额,盛况空前

——摘编自方颖《论佛教对儒家书院复兴的影响》

材料二:晚清时期虽在兵燹之中,却相当重视教育对于富国、强国的积极作用,进而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从某种程度来说,晚清时期的教育比社会其他一些领域更早地踏上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晚清时期,教育近代化变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国,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由于教育近代化的被动性,变革是非系统且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的演进,既有传统文化的自觉,也有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回应。由于无法真正地充实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学为体”便聚焦在维护皇权统治上,而非造就新人;“西学”在教育上的内涵、外延日益丰富,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演变。“中体西用”的宗旨面临着“体用不二”的挑战,近代化带来的文化认同危机也产生了伦理危机,对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提出了挑战。道德体系及道德教育模式解构与建构的乏力,从社会伦理关系上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断裂。

——摘编自戴红宇、张荣伟《论晚清教育的变革与断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晚清时期的教育转型。
2024-04-12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君就将一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在“臣服礼”的仪式中,封臣宣誓:“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一卷

材料二   这句话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三   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

——严复译《原富》按语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试分析其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西欧封君封臣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之处。
2024-04-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内森·米勒在《罗斯福传》中这样写道:“……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 页逐一抄录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一部分资本家对新政持强烈反对态度的原因。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某些人对《社会保障法》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024-03-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春天,当人们还在为能不能实行包产到组争论休时……由于社员们的坚持,也由于县委的默许,小岗的包干到户在那一年终于“不合法”地实行了。

——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

材料二   1983年,在全国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深圳南岭村却将4个生产队合并在一起,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到2004年,农村集体经济部收入达2.3亿元,人均纯收入14万元,集体固定资产10亿元,实现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

——摘自《新华网》

(1)指出材料一“包干到户”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深圳南岭村农村改革的特点,并指出其本质。
(3)小岗村和南岭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改革有怎样的启示?
2024-03-16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朝“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了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644年,清朝贵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空前大一统的帝国。其统治者不仅继承了传统“华夷一体”的理念,还提出了“中外一体”的思想,即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并以积极的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中央,清朝设立理藩院,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则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世政不易其宜”的方针下实施了如驻藏大臣、军府盟旗、土司等制度,对于少数民族上层则施以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安抚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政府调整民族政策的看法。
2024-0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历史纲要(上)》插图



(1)观察上述图片,指出上述四幅图片分别涉及的历史事件。
(2)任选2-3个图片,提炼其蕴含的关联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形成结论。)
2024-02-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