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全球南方”概念持续升温。一般来说,“全球南方”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群体性崛起。进入21世纪,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积极通过南南合作和区域及跨区域整合来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应对西方霸权秩序的挑战。乌克兰危机后,“全球南方”公开表达了独立自主的政治立场。乌克兰危机也被视为“全球南方”政治觉醒的重要标志。“全球南方”正在成为一个彼此认可、处境相似的发展共同体,具有鲜明的非西方、反霸权、谋发展、求正义的共性。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对“全球南方”国家掀起了争夺、拉拢与分化。对此,“全球南方”国家应凝聚共识,在南南合作深入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推动发展合作、维护公平正义。

——摘编自崔守军《“全球南方”崛起的动因与影响》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全球南方”崛起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全球南方”崛起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希腊人以希腊神话中的马神为原型。塑造了生有双翼的飞马形象。古希腊陶器上的飞马一路东行,飞过波斯,跃离粟特,走进中国,与从东向西传播的丝绸相遇。翼马纹逐渐成为两汉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沿途使用最为广泛的织锦纹样之一。从地中海沿岸到中国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考古学家挖掘出许多织有翼马纹样的纹理细腻、图样精美的织锦实物,如图1的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唐代蓝地翼马纹织锦残片。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法国里昂纺织博物馆和日本奈良法隆寺也有翼马纹织锦藏品。这一神兽形象出现在不同时空,寄寓着人们朴素天真的想象以及对自由、速度和力量的渴望。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国际人文交流活动——“丝绸之路周”,借助了翼马纹设计了“丝绸之路周”的徽标,如图2。

   
图1

   
图2

——摘编自李启正《丝绸文化承载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翼马纹织锦的特点并简析其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丝绸之路周”徽标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全球经济、技术、社会的层面,以下一些重要图景都是以往世代所没有出现过的,包括:前所未有的人口规模,全球人口已由一九四五年的二十四亿增长到二0一六年的七十二亿六千万;世界各国普遍卷入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国家已不再局限于欧美日;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如今居住在城市,而在七十多年前,全球人口的绝大多数仍生活在农村,全球总体来说是农村和农业社会,农民是人口主体;全球各地成长起了庞大的中产阶层,他们的经济能力、政治意愿,都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球通信、计算技术的革命,正将人类带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无中心和去人力的时代。凡此种种,都使得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生活场景和“世界”面貌,已逐渐面目全非。

人类生活的上述明显改变,已使我们今天再次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并使处理以往世界的制度和知识出现严重过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种种混乱,与这个过程密切相关.当这个新的世界图景徐徐打开时,对更好的全球治理的需求,更加急迫了,而它同样与七十多年前一样,有赖于在知识范式上实现新的突破。旧的知识范式已经没有办法从容应对新的世界问题,它并不是完全过时,而是不充分了,急需在关键性的概念上推陈出新。

——程亚文《新知识短缺的历史与今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十世纪中叶全球治理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的新场景全球治理在“制度和知识范式”上的新突破。
2024-04-0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有同学研究周朝奴隶制的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礼·秋官》载有《蛮隶》《闽隶》《夷隶》《貉隶》,总称“四翟之隶”。郑玄注说他们是征蛮夷所获的俘虏。《战国策·秦策三》说齐国“富擅越隶”,说明齐国的奴隶有一部分是从南方那里掠夺来的。

——摘编自《周礼》等

材料二   “仆庸土田”一语,见于《召伯虎簋》;“土田附庸”一语见于《诗·鲁颂·閟宫》;《周礼·地官》有“牧人”一职,是掌管田野牧养六牲等事物的。有“牛人”一职,是掌牧公家之牛的。“牧人”“牛人”手下从事具体放牧的人,当大都由圉、牧等奴隶充当。

——摘编自李衡眉《齐国奴隶考述》

材料三   商鞅变法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化。将旧贵族手中的土地分给了平民、奴隶,让其拥有自己的土地。同时,鼓励和扶持这些新兴土地所有者垦荒造田。

——摘编自《中国古代改革史论》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周朝奴隶制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周朝的奴隶制。
2024-04-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的流程日益复杂,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不同门类、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在地域渐趋集中。19世纪上半叶,伦敦、曼彻斯特创建了一批新型的大学和中等学校,这些学校把实用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城市重视教育发展,在民众间普及教育,结婚登记材料显示,1840年,城市男子中有66%的人能签署结婚登记书,1870年上升到80%。在城市化过程中,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超越了土地贵族,从18世纪下半叶起,资产阶级提出了改革议会代表的选举制度,废除保护关税制度,实行自由贸易,消除政治领域中营私舞弊现象的主张。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材料二   1843年到1893年间,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化率从7.4%上涨到10.6%,岭南地区从7.0%上涨到8.7%,长江上游地区从4.1%增加到4.7%。当现代化的科技和资本在改变城市的同时,农村还重复着几千年前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随着差异的扩大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全面对立,使得整个社会的转型更加困难。原来的城市平民社会以农民为主体,晚清时期出现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城市空间出现新城区、旧城区和棚户区贫民窟同时并存的现象,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给城市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摘编自顾强、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城市化在英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化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024-03-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演讲中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劳工神圣”思潮很快在中国兴起。五四运动中的“六三”大罢工及随之不断发动的罢工运动被视为“劳动运动的曙光”。五四知识分子将初步接受的“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阶级争斗”等概念,运用到对劳工界的社会调查中,以具体事例、详实数据呈现劳工的生存状况,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解释。

——摘编自熊秋良《“寻找无产者”:五四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调查》

材料二   钱杏邨调查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后认为,车夫“每天就做那非人生活至‘力竭声嘶’也不能供养一家……只给那吃人不出血的资本家弄资产”。包惠僧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后提出,要使工人不受资本家的支配,第一,“非先有阶级底觉悟不可,要如何使佢(他)们发生阶级的觉悟?那么,惟有劳工教育四字”;第二,“要打破资本主义,就要阶级争斗,劳工必先有强固的团结”。

——据《劳动界》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开展劳工调查的意义。
2024-01-22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乾隆二年(1737年),苏州虎丘染坊严重污染水源,苏州府会同长、元、吴三县,勒令其“将置备染作等物,迁移他处开张”。在城镇化进程中,污染日渐严重,水质变差,江南地区遂广凿水井,还有大量水夫从城外大河运水到城内售卖。在饮水卫生方面,江南居民惯用明矾沉淀水中浊物后饮用,煮沸饮水也是一直沿用的卫生饮水方法。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

材料二   《上海乡土志》记载,“自通商以后,西人于租界中装设自来水管,导浦江之水而澄清之”。1902年,第一个国人自办的自来水厂在上海开始供水。随着新式凿井技术的传入,能开采深层地下水的机械自流井逐渐增多。民国时期,介绍与宣传水质知识、饮水改良方法的文章不断涌现,“卫生二字已经深入民间”。1927年,上海市公用局、卫生局审定试行我国第一个地方性饮用水标准,对饮用水质进行了量化规定。

——摘编自朱汉国、杨群《中华民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江南城市清洁用水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江南城市在清洁用水方面取得的进步并说明其影响。
2024-01-22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西班牙人来到美洲的首要目标是攫取贵金属。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白银开采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墨西哥北部的萨卡特卡斯,一是安第斯高原中部储量丰富的波托西。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量开采白银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巨额收入,使其得以维持庞大军队和臃肿的政府,继续追寻建立世界性帝国的梦想。

——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印第安人村社生活秩序失调最严重的是那些为波托西提供劳力的地区,按照保守的估计,每年大约有50000人迁进或迁出波托西,人走了,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混乱了,很多人再也未回到家乡。有多少人直接死于采矿和提炼工作,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摘编自[]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

材料三   1565年,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在一份所需物品清单中列有“在中国交易用的银元和优质银条”,称这些物品“对于维持他们在菲律宾的活动非常重要”,希望能用从美洲驶往菲律宾的“首班船尽快送达”。

——摘编自[]艾玛·海伦·布莱尔等编《菲律宾群岛:1493-1803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开采白银对西班牙及印第安人造成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在世界白银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原因。
2024-01-22更新 | 433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黑龙江、吉林)-2024年1月“九省联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日本发动的对中国和广大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日本理应向亚洲各国家和人民作出道歉和赔偿。 然而, 日本政府却与索赔国讨价还价, 甚至拒绝赔偿, 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 这与日本在战败后被美军单独占领, 把日本纳入美国的东亚战略不无关系。 从1948年起, 美国开始把其远东重点转向日本, 美国计划把日本培植成为其在亚洲新的反共、反苏基地。朝鲜战争后, 台湾当局又重新得到了美国的重视, 美国虽然 “扶日”但不 “弃蒋”。 美国为防止共产主义在东亚的扩张,准备构建“日台同盟”, 希望台湾和日本能够尽早就和约问题达成一致, 赔偿问题并不在和约的考虑范围之内。

——摘编自徐显芬《未走完的历史和解之路———战后日本的战争赔偿与对外援助》

材料二   作为赔偿者, 日本战后对亚洲国家所付出的战争赔偿与缅、 菲、越、 印尼、 韩等国索赔额相比, 差之甚远。 日本对中国的赔偿仅占我国战争损失6000亿美元的0.0033%。从日本开始战争赔偿的1956年至1961年, 赔偿额不超每年财政预算的1.7%。 1954年至1959年, 以赔偿为契机, 日本把大量产品和成套设备作为赔偿输入东南亚, 为日本产品打开了销路。 日本政府竭力的避免使用 “赔偿” 的概念, 把所赔资金、 劳务和商品的提供都称为 “经济合作”。从而通过概念的转换,把日本必须被动履行的战争赔偿义务, 变成了主动提供的 “善行义举”。 这更加强了日本国内 “集体无罪责” 的潜意识,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战争罪责、美化侵略历史的思潮卷土重来的社会条件。 日本逃避战争赔偿责任的做法,使日本至今对战争责任、历史认识等问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摘编自孙琳《日本未承担战争赔偿责任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日本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带来的影响。
2024-01-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体育休闲活动获得极大的发展,不仅形式丰富多彩,而且以多种方式存在。蹴鞠因其比赛风格、方法的改进,成为了一种兼具技能性与表演性的体育休闲活动。每到春天,市民纷纷奔向园圃去踢球,东京汴梁出现“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的景象。如果说蹴鞠是一种较为轻松的体育休闲运动,那么相扑则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强身健体的运动,同样深得宋代市民的喜欢和认可。水上体育运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据《梦梁录》载:朝廷每年都举行规模宏大的龙舟竞标、水秋千、掷水球、弄潮等形式多样的水上娱乐活动,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

———摘编自韩颖《宋代休闲生活初探》

材料二   伴随着各项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和活跃,南宋体育休闲娱乐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瓦舍”的发展,为体育表演和体育观赏活动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代表着体育休闲娱乐性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瓦市相扑者,……以图揉手之资”,体育表演也成为了一种可以赚钱谋生的手段。不管是在街头巷尾的体育表演,还是各大瓦舍勾栏中的体育表演都会采用商业化的宣传方式,这些都为当时的体育休闲注入了商业化的特性。而前去观看体育表演、进行体育休闲消费的观众更是数不胜数,使得在当时观看体育表演呈现出“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热闹场面。

——摘编自昃晨晨《南宋市民群体的休闲生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体育休闲活动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体育休闲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024-01-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