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政治、经济领域都体现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2年宪法制定的过程中,彭真对宪法制度设计进行了深入谋划和思考。他要求将四项基本原则写进宪法,……要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既考虑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发展的前景,以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关于将来如何修改1982年宪法,彭真提出该宪法今后一个字都不要改,若要修改完善,最好是……采取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自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以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先后四次对它的部分内容做了修改、补充,采取的都是修正案的方式。

――摘编自杨景宇《回顾彭真与1982年宪法的诞生》

材料二:国有企业是问题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占了城市就业人口工业产值的70%,而集体与合作制部门大约占25%,新兴的私营企业只占5%。改革者在搞活国有大型企业时遇到了最大的挑战。在这些企业中,生产指标和分配到的原材料一直是由中央政府官员决定的,为了解决浪费和效益低下问题,政府鼓励国有企业根据市场计划生产。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按照市场价格购进原材料、辞退效率低下或怠工的工人并为产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但是这种竞争可能导致工厂破产,因此这一做法遇到了阻力,有人指责它有意识形态上的问题。

--摘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1982年宪法的主要条件及意义。1999年某次会议以“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修改补充,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其修改补充的主要内容。
(2)阅读材料二,概括指出费正清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遇到的问题。1992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有何举措?
2021-11-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1840-1852年间英国输华贸易统计表:价值单位:万英镑

年份18401842184518501852
英国输华商品总值52.496.9239.4157.4250.3

(此表所列为中英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

——摘自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材料二:欧洲的发展,甚至世界的发展,无非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把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远近贸易纳入理性秩序,而所有这些贸易加在一起就趋向于创造一个有整体性的世界。

――摘编自法国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1)1840年之前,中国政府的哪一经济政策不利于中英贸易的顺利开展?并说明其内容。阅读材料一,1840~1852年中英贸易额总体呈什么趋势?结合19世纪中期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列举有利于英国对华贸易输出的条款两例。
(2)依据材料二,概括布罗代尔的观点。并结合19世纪上半叶的有关史实,分析世界贸易“理性秩序”是如何达成的?
3 . 今年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年,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开端。但它由最初极少数先哲的思想火花,最终生成磅礴激荡的社会运动,则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其间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曲折和失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加速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合流,一种思想理论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形成了几乎席卷全球的运动。进入20世纪,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声,在即将被战争拖垮、拖死的沙俄帝国的母体上,如凤凰涅槃一样奇迹般地诞生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她战胜饥饿,战胜封锁,战胜内乱和外患,从一个幼弱的政权成长为强大的国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扼死她的资本主义国家已不得不反过头来求助于她的力量来共同对付法西斯势力了,其直接的后果是世界上十几个国家加盟社会主义阵营。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遇了严重失败;有凯歌行进的顺利发展,也有艰难曲折的改革探索。

——蒲国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五百年回眸》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五百年所经历的历程。

材料二   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中,李大钊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人物,他首先使人们认清俄国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伟大意义,从中找到自己争取解放的正确道路;他首先全面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清只有依靠这个科学真理才能指引自己不断前进,去夺取最后胜利;他首先培育和聚集了当时中国最早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并把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早联系起来,从而促使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日诞生。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李大钊不愧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主要创始人。

——朱成甲《正确理解和评价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功绩》


(2)结合史实列举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概括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4 . 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悲伤)二叔(指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之不咸(和睦),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

——《孟子·告子》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

——高扬《说说原装的封建》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中的三则史料分析周天子如何强化对天下的治理?
5 . 秦朝历史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的存在影响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令人寻思的人物……假使我们撇开嬴政的个性与作为,单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关于长城,人们有不同的认识:①有人认为长城是伟大古老的中华文明的见证,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②有人认为长城是秦始皇暴政的见证,成为秦朝骤亡的原因。

——根据葛剑雄《长城的价值》、贾谊《过秦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2)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6 .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遭受到传染病的困扰。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20年,西班牙殖民者科特斯率领的殖民军曾被阿兹特克人击败,一个患天花的西班牙人被打死,此后,天花在阿兹特克人中流行。……到了18世纪初,在屠杀、奴役和瘟疫之下,印第安人口大大减少,美洲殖民地劳动力严重短缺,殖民者不是改为采取相对人道的统治方式,而是扩大从非洲掠夺黑人奴隶的规模,导致非洲累计损失了约1亿人,其中一半以上死于途中,殖民者再次犯下反人类罪。

——李建中《世纪大疫情》

材料二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很多行业摁下了“暂停键”,无法供给,缺乏需求,使得一些企业“命悬一线”……疫情当前,我们不避讳全球化的代价,这将促使人们更好地思考如何弥补全球化的不足。作为一种责任,各国政府应该为人们搭建“安全网”,并努力协调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而不是反对或者限制全球化。

——唐珏岚:20205月学习时报


(1)根据材料一,作者认为西方殖民者的“反人类罪”有哪些?结合所学简要评析西方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全球化的代价”,并指出各国政府为人们搭建“安全网”的对策。
2021-10-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秦汉以来,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基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秦汉以来政治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在强化皇权专制的过程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同时,皇权专制政体所实行的是“人治”,政府机构因人而设、因事而立,也因人而废、因事而除,机构本身往往缺乏法律上的地位,它的功能可以随意予夺。秦汉以来的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往往利用身边亲近信任的人,以内侍、贵戚来监督权重大臣,这是以皇帝为核心控制权力的一贯做法。由君主私臣演变为正式的政务官,由对君主的生活照顾演变为执章部分国政,由内廷供奉待诏演变为执掌机密,正是循着这样的规律发展的。在皇权专制下存在着“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威强、四方”等各种政治势力,其间关系复杂、纵横捭阖,历代皇帝似乎都非常善于利用和制造他们之间的矛盾,形成以君主为核心,以宫(朝廷)省(地方)制度为依托,以伦常纲纪、等级区别为要挟的,驯服于皇权的文武官僚集团。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自秦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以来,地方主要官员多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如果说秦朝只是郡守和县令由皇帝和中央政府任命的话,至唐宋时期,“海内一命之官并处于朝廷”,地方州县长官甚至其部属均由中央分发……为防止地方权力坐大,汉代通过“推恩令”,使地方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宋代通过“制钱谷”,控制了地方财权;明初通过“三司”分治,削弱了地方行省的实力……秦朝的御史府、汉代的十三州刺史、北宋的监司和通判、明朝的提刑按察使司等,均是代表中央政府负责监察地方的官员,发挥着“以小驭大,以卑监尊”的功效……地方政权的划界,就演变趋势而言,也越来越淡化山川形便,究其原因在于若地方政区地形过于险峻,易守难攻,易形成割据势力。

——摘编自丁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两大基本关系的剖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以来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以来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两者之间的关系。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绘画虽仍主要服务于教会,但已“超越教会的要求”而呈现出“真实世界”的图画。艺术家倾心于研究和再现事物外部形象,逐渐地接管了人物形象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写实主义)。人物面部和衣饰的概念化处理,已让位于准确无误的自然主义再现。

——摘引自汉文《布克哈特的艺术观》

材料二   康德提出“要敢于运用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口号,可以说“理性”开启了欧洲的“启蒙运动”,他们的思想家用“理性”扫除对天主教的迷信和世俗的愚昧,在欧洲发生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运动。同时,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以及英国的思想家等提出一整套政治科学,发展民主共和制度。

——摘引自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材料三   18世纪欧洲启蒙学者渴求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则为改造自己身上的奴性而斗争,这种奴性源于家庭权威而不是神权专制。历史条件的差异使得启蒙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20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

——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初欧洲所出现的“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本质共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启蒙”的内涵和指导思想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唐玄宗即位之初,在姚崇、宋景等贤相的辅佐下,针对当时的弊政,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贷。将唐初的地方十道,改成比较固定的行政机构,为了加强对边境的控制,先后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节度使,节度使的设置是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宗教上:为了稳定统治,玄宗下令淘汰僧尼,勒令两成僧尼还俗。玄宗还下令禁建新寺、禁铸佛像和抄写佛经等。税制上:封户的租庸调由政府统一征用,封家在京城或者州治领取,不得向封户强索或放高利贷,减轻了封户的负担。军事上:改寓兵于农的府兵制为雇佣兵制等。

——摘编自徐达为《论唐玄宗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改革的影响。
2021-10-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盟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79年薛福成在《筹洋刍议》中,特别强调中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以及协定关税三项对中国危害深重,强调应坚决抵制新的不平等条约,修订过去已经签订了的不平等条约;他认为国际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目前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觊觎中国领土的沙俄和日本,强调中国应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西方各国改善关系,并援助朝鲜、越南等国使之成为坚强的邻邦,同时中国也必须加强边防、海防;他认为中国必须振兴工商业,强调发展运输业、发展农业、发展工业是振兴工商业的三个要端;他指出变法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规律,强调中国在经济、技术、军事等很多方面需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取西方器数之学使中国实现富强,从而使中国不受列强的蔑视和宰割。

——摘编自易春秋《浅析薛福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薛福成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薛福成思想主张的特点。
2021-10-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盟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