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认为周朝采用的封建制,致使地方方国或封国权力过大,中央政权无法对其有效 控制,最终采用了郡县二级制的治国方式。西汉初期,刘邦吸收周代的封建制和秦朝二级制 的优缺点,形成西汉特有的既有封国存在,又采用了二级制地方行政层级的体制。到了东汉 末年,原来只是虚设的州演变成一级行政机构,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就此形成。隋朝   对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有效治理,主要做法是撤郡、并省州县, 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二级制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唐朝进一步对州县进行合并,同时,设立 “道”来划分监察官员的巡察区域。唐后期为了边防军事需要设立方镇(亦称藩镇),道与方 镇逐渐融合,演变成了一级行政机构。于是,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从原来的二级制变成三 级制。

——摘编自宋学文《中国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历史嬗变规律辨析》

材料二宋太宗吸取唐朝失败教训,“杯酒释兵权”,对节度使“收其支郡,夺其兵权,制其钱谷”, 不许地方州郡一级长官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派文官担任州郡长官。又以天下土地   形势,根据交通线设置路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路分置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   司、提举常平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刑、财,这四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对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而言,行政层级少,则管理幅度大,容易失控;行政层级多,则管理链条长,效率低下。因而,地方行政层级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存在一个可容忍的变动区间。地方行政制度的这种内在要求,接纳中央集权演变而来的新的高层政区,必须使原有的高层政区级别逐层下降,或取消,以保持地方行政层级的相对平衡。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

——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至唐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规律。
2 . [历史选修4一中外历史人物评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寇入侵,1936年,陈嘉庚领导筹募国币130余万元(可购13架飞机)汇交南京国民政府。日军压境,中国沿海口岸相继沦陷,对外交通主要靠新辟的滇缅公路,由于缺乏司机和修理工,国际军援运输濒临断绝,陈嘉庚以南侨总会名义号召3200多位华侨司机和修理工奔赴祖国抗日前线。

陈嘉庚怀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强烈使命感,毕其一生,倾其所有,创办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大量栋梁之才。“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麻祯”,在兴学报国的同时,对家乡集美乡社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使之成为著名的文教区,并形成了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专科、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兼备女学的完整教育体系。

陈嘉庚与汪精卫相识于辛亥革命期间,私谊甚好。抗战时期,在汪精卫发出投降言论之时,陈嘉庚给当时的国民参政会发出提案电报:“旧寇未退出我国土之前凡公务员对任何人谈和平条件概以汉奸国贼论”。邹韬奋称之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1949年6月,陈嘉庚作为华侨的首席代表回国参加人民政协筹备会。10月1日,出席开国大典;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要职。

——摘编自厦门集美陈嘉庚纪念馆


(1)根据材料分析,陈嘉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哪些贡献。
(2)嘉庚精神,万古流芳!请概括一下嘉庚精神有哪些内涵。
2023-09-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刘姜任转运使前,漕运弊病百出,运转速度迟缓,斗钱运斗米,强制劳役转运,民怨沸腾。晏即盐利顾佣分吏督之,随江、污、河、渭所家。故时转运船琳州陆运至扬子,斗米费钱十九,晏命囊米而载以舟,减钱十五;繇扬州距河阴,斗米费钱百二十,姜为歇皇支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千解,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上三门,号“上门填闭船”,斗米减钱九十。调巴、蜀、襄、汉麻泉竹筱为绚挽舟,以朽索腐材代薪,物无弃者。未十年,人人习河险。江船不入沛,污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污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岁转粟百一十万石,无升斗溺者。轻货自扬子至沛州,每驮费钱二千二百,减九百,岁省十余万婚。又分官吏主丹杨湖,禁引溉,自是河潜不涸。

——节选自《新唐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槽运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晏槽运改革的意义。
2023-09-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之所以实行自由贸易帝国主义政策,在殖民扩张中注重无形的控制和支配,其根源就是综合国力的强大,在全球首强一指。英国由此成为“调动和开发别国资源的先驱……它的政策不仅针对殖民地,而且针对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因此,它对帝国内部相对的不在意,虽然这种态度绝不是绝对的”。“英国不仅要求殖民地市场而且要求世界市场”,然而,随着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德工业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一个国家的经济生存取决于它在世界各地推销剩余产品的能力。英国对各殖民地的出口大大有助于缓和从1873年到1886年间英国的不景气,从而唤醒了英国商人在扩大对殖民地贸易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摘编自袁航《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扩张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德意和亚洲的日本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他们要重新分割世界,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日益迫近,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1940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号召美国人民竭尽全力支持反法西斯国家,给予人力和物力支持,生产武器和舰只。1941年3月,美国租借法案经总统签署生效,这一法案的实施是罗斯福政府把美国引向国际合作和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的一步。

——摘编自张和平《论美国外交政策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40年代影响美国实行全球主义外交政策的因素及影响。
2023-09-24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6年以后,苏联出现了粮食危机。192712月联共(布)第15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加速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从1928年起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认为,当务之急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来急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于是推出了迅速发展发展农业的新政,建设国营农场,同时消灭小农经济,农产品的低商品率,在工业化形势下不能满足工业建设和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的全盘农业集体化。1934年,苏联谷物的总产量下降了7.8%,而同期的国家收购量却增加了150%。

——摘编自李玉贞《档案记载的苏联饥荒(19291934)》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
2023-09-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浩劫的西欧和东欧破烂不堪,城市被严重摧毁,弹坑累累、土地荒芜、民有财尽。而美国和苏联的实力却在不断膨胀,不得不纷纷向美、苏寻求援助和支持。在军事上,西欧向美国靠近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提供了大量重建资金,而东欧所依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二战后新的世界格局,那种整块大陆被欧洲列强疯狂瓜分的原有世界格局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李秀艳《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原有经济格局一去不复返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2023-09-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上饶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姜绍祖(1876-1895), 台湾新竹人,祖籍广东,著名抗日英雄。1895年春,姜绍祖因痛恨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不愿当亡国奴,于是自散家财,在北埔一带募集乡勇500余人,抵抗由基隆、台北南进的日本侵略军,并联络徐骧、吴汤兴等各路抵抗军,全力配合,协同作战。他曾在新竹大湖口地区打击进犯的日军近卫师团。不久,日军重兵压境,姜绍祖力战不屈被俘。侥幸脱身后,姜绍祖到北埔,再募乡勇壮丁,与日军奋勇作战。同年6月18日,姜绍祖再率义军向新竹城东门发动进攻,在徐骧义军及广大群众的支援配合下,反攻取得重大胜利。同年7月月底,率军攻城时遭到日军拦击,姜绍祖率百余名战士退入竹林中继续战斗,因力竭不支,最后与七十多名战士一同被俘殉国,他牺牲时年仅19岁。他在狱中留下绝命诗一首以述壮烈成仁的慷慨:“边戍孤军自一枝,九回肠断事可知;男儿应为国家计,岂敢偷生降敌夷。”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姜绍祖抗日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姜绍祖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2023-09-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战后不久,约翰•洛克菲勒以及其他参加了日本相关慈善事业的美国基金会的官员们意识到,如果想要美日关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么美日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实际上,几乎所有相关基金会官员都曾经在某种程度上为政府服务过,他们一直在致力于战略性地促进美日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双边对话的基础建设。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为日本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主要方式是在大学的培训中加强学科领域的研究。接近三分之一的基金会资金,被用于支持日本的科学研究。从深层次讲,促进政界、商界、媒体、学界以及其他社会各部门领导之间的对话,是基金会官员们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各阶层的沟通,这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美日关系,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福特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负责支持各种组织的活动,例如萨布罗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本国际交流中心,所有这些都有效地建立了各种人才网络,并促进了日本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交流。

——摘编自[美]詹姆斯甘农《从敌对走向联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基金会官员们在日本从事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基金会官员们在日本活动的影响。
2023-09-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2年12月清廷批准李鸿章的奏折,成立轮船招商局。招商局借官款制钱20万串,并招商集股,随后几年开通了日本、北美和英国航线。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颇有盈利。1909年招商局改为商办,成立董事会。招商局先后创办仁和、济和保险公司,投资创设中国通商银行。为对抗外商倾轧,招商局先后与英资太古、怡和签订齐价合同。辛亥革命后,经营没有起色。1924年招商局改为股份公司。1930年国民党政府将其收归国营。1932年划归交通部后,运输力大降。1948年8月,以一半股本出售招商股。

——摘编自张后铨《招商局史》

材料二 1950年招商局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港全资国有企业。招商局1978年即投身改革开放,于1979年开始独资开发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招商局主要业务集中于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以及近年来布局的大健康等新产业。新时代的招商局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综合物流服务网络,投资开发海外园区。截至2021年底招商局总资产为11.68万亿元

——摘编自《招商局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招商局经营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近代相比招商局在新中国实现长足发展的有利因素,并简述招商局百年风雨历程所蕴含的企业精神。
2023-09-21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4年斯大林上台执政时,面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情况,斯大林认为,实行农业集体化是克服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迫切需要。1929年,苏联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制定了对富农采取了暴风骤雨般地“扫地出门”的消灭运动。同时希望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机械化,以农业机械化来推动农业集体化。面对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粮食危机,斯大林坚定不移地认为,只要建立起大规模的、机械化的农庄,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粮食问题。

——摘编自汤德森《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材料二   1951年9月, 党中央制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采取稳步前进的方针,贯彻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制定了由逐步限制富农到消灭富农的剥削,通过和平改造富农的政策。面对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分两步走即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措施。1953年10月,面对城市和工业建设中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中共中央作出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决定。通过互助合作运动和爱国增产相结合起来,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缓解粮食供应紧张问题。1956年底,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总结长期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的经验基础上,1953年出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农业合作化的步骤,就是从简单的共同劳动、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到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再到实行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后到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民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7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苏两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不同措施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启示。
2023-09-2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九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