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李四光在北京教书,同时研究鲢科化石——我国东部与煤藏有关的石炭叠纪地层的古生物标准化石。他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钻研,他不仅用蜓科化石对石炭二叠纪地层做了新的划分和对比,而且通过这一时期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发现了我国南北沉积古地理的差异,进而初步揭示了海水运动有从两极到赤道,又从赤道到两极反复进退的规律……李四光在研究工作中,不受国外传统地质学说的束缚,而是从实际出发,敢于破除传统学说中孤立地单纯描述地质构造现象的方法和结论,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探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生面,使地质力学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兴地质学科。

——摘编自《李四光纪念文集》


(1)据材料,概述李四光的科学贡献。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四光作出上述贡献的原因。
2022-05-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刻有文字的石碑,一般被称为碑刻。碑刻记事类似于器物铭文,“自三代以来,圣贤遗迹著于金石者多矣”,“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常见的碑刻有纪事碑、题名碑和诗文书画碑等。还有一种用于赞颂官员政绩的碑刻——德政碑,但碑文往往“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因此历代王朝经常下令严禁私立,惟特殊德勋者,经朝廷批准,方可立碑。大量碑刻记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世代相承,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碑刻记忆文化。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了众多的公共纪念碑,包括历史事件纪念碑、历史人物纪念碑等,其设立方式和具体形制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文化影响。历史事件纪念碑着眼于纪念重要历史事件,维护和保存了公共记忆,如“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碑”,碑文详尽记述了黄花岗起义的筹划、准备及战斗的经过,也列举了参加起义死难烈士中可考姓名者86人的生平和就义情况。历史人物纪念碑多为纪念重要历史人物而立,如“中山纪念碑”“华侨五烈士碑”等,后者详细记述了谢八尧等5位华侨烈士的英雄事迹。这些公共纪念碑往往与特定的场景相结合,形成纪念空间,供人参观缅怀,从中获得历史认同感。

——摘编自林声主编《中国百年历史名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碑刻记忆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公共纪念碑涌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碑刻传承历史应具备的要素。
2022-12-01更新 | 79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这是我们从台湾历史演变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我们研究台湾历史,有充分的史料证明所谓“两国论”、所谓“一边一国论”,都是“台独”谬论,是与历史相违背的,是与中国人民的感情相违背的。台湾这个祖国的宝岛,是无可争辩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的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成员。任何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分离开来的想法,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摘编自张海鹏《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起点——在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湾“是无可争辩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要求:写出历史事实和法理事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1945年台湾光复的重大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陶行知的“精神遗产”

材料

陶行知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他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1935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他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劳累过度在上海病逝,年仅55岁。中国延安、上海、重庆、南京等地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部门,先后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以下为1946年10月27日,部分人士在上海陶行知追悼会现场的讲话(节选)∶

·他把自己占有欲尽量减少,把创造欲无限扩展……创造欲强的人,你的是你的,我的还是你的,创造了好的,还要创造更好的。他在创造社的宣言上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主……他创造些什么,决(绝)不是要你会升官发财,肥私利己,(而)是要人类共同来创造一个政治自由、经济平等的大乐园。他的创造方法,第一学习,第二学习,第三还是学习,他向大自然学习,向老百姓学习,向小孩子学习。

——郭沫若

·我们叫他做老先生,他叫我们做老朋友。他首先叫我们一面读书,一面做工……后来陶先生想出了小先生制,每个小先生要回去教三人或四人。所以山海工学团以后(发展)发展得很快,不久就有生产工学团、高牧工学团,直到敌人来了,我们又组织战地服务队。

——孟根根(山海工学团农民)

·他是国际主义者,他实在是国际上伟大的人物……他所提倡的教育,就是中国明日应有的教育。

——【关】毕菜士(时任美国援华会总干事)

·那(指追悼会现场挂着的“民主魂”三个大字)已经代表了陶先生的精神。纪念他,我们要联结起来,为他所生活的、所努力的、所死(献身)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美】艾德甫(陶行知生前同事)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陶行知“精神遗产”的主要内涵,并谈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继承陶行知的“精神遗产”的。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维视角下的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   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天上地下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创开天国是也。

——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材料二   范文澜所著《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九版明确指出∶“太平革命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革命运动。自从太平革命揭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陈胜、吴广以下数千百次的旧式农民起义,面目为之大变。”

胡绳在《纪念太平天国革命百周年》中指出,“太平天国是旧式的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所发展到的最高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仍旧只是一个没有工人阶级领导的单纯农民战争”。胡绳随后认为“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革命运动的高涨”,其特征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展开为巨大的爆发”。

——摘编自夏春涛《太平天国再评价———金田起义170周年之反思》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中国近代史的史实,概括材料二中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失败根源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份历史高考题(节选)

1978年历史高考题(1978.7.9
一、填充题:(答案填在题上空白处)
例:4.昧,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的革命口号。
二、简要写出下列年代中世界史或中国上的一件大事:答案写在每一一个年代的后面)
三、在地图上画出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的进军路线(将起、止、经过共六个城市按进军路线连成一-线,不得连)。
四、简要解释名词:在每个名词下空白处作笞)
例:1.《史记》
五、问答题:
例:2.扼要举出周恩来同志在我国民主革命各个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考查主要内容:农民起义、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马克思主义、列强侵华事件、战争事件等等。
2015年全国文综一卷历史试题(2015.6.8
1卷,选择题
例: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II卷,非选择题
例:41.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考查主要内容:古今中外经济问题、传统文化、民主法治、抗战纪念、社会保障、亚投行、科教兴国、民族团结等等。
概括说明上述两份试题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史论结合。)
2022-03-12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卷小论文题专项指导与训练——文字比较类(五)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欧洲,胜败双方携手同祭;但在亚洲,人们则各行其是∶日本人去广岛、靖国神社或塞班,中国人去北京的卢沟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或哈尔滨的前日本生物战731部队旧址,韩国首尔、中国香港、新加坡、马尼拉等地也举行了各自的纪念活动。

欧洲和亚洲纪念活动的实质和内容也有天壤之别。在诺曼底、莫斯科,华沙。柏林和续累斯顿的聚合,不仅传达了痛苦的反思,而且体现了切身的悔恨,彼此的宽恕,以及真诚的和解;人们发警不忘人类史上的那场浩劫,以避免重蹈覆辙。欧洲确实摆脱了历史的阴影,而亚洲则大相径庭。此时此刻,亚洲的民族主义如脱缰之马,民族间仇恨不共戴天,国家间对峙日渐加深。

——摘编自于滨《二战纪念之终结》


(1)根据材料,归纳欧洲与亚洲国家纪念二战活动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亚洲的国家间对峙日渐加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还未结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总统罗斯福酝酿战后国际经济合作。1944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国民政府任命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为全权代表,率团出席会议。代表团举行“七七事变”纪念活动,胡适和孔祥熙发表演说,申述中国对抗战的贡献和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多国代表参加活动并深受触动。

材料二   1943年美方曾表示,国际货币基金总额为80亿美元,中国份额大致为5-6亿美元,居第四位。会议中,英、苏强烈要求增加本国份额,美国为避免意外,把总额增至88亿美元。中国代表认为,既然总额增加,中国份额不应少于6亿美元。但美国仍然把中国的份额定为5亿美元,但保证排第四位。孔祥熙表示如果不肯增加中国份额,中国代表将声明不能接受。此后美方妥协,将中国份额增至5.5亿美元。但中国代表仍认为,美方没有履行承诺,决定在公告中声明异议。包括中国在内的近十个国家对结果持保留意见。英、美建议撤销保留意见,以体现合作精神。在此情况下,孔祥熙第一个表示中国愿意收回保留条件,以推动国际合作。其他国家的态度也随之转变,协定在全体代表的掌声中获得通过。

--摘编自金中夏《翻阅尘封的档案--纪念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中国代表团》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概括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股金份额成为会议焦点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与世界两方面,简述布雷顿森林会议中国代表团的作用。
2021-05-11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程茂兰(1905-1978),河北博野人,中国近现代实测天体物理学奠基人。1925年,中学毕业后程茂兰进入北京市北安河留法预备班,后毅然踏上了留法勤工俭学的道路,1939年获得法国国家数学科学博士学位。受国内外政局阻碍以及身患重疾,程茂兰滞留法国,进行实测天体物理研究工作20余年,并对恒星光谱的变化规律进行细致研究。直至1957年8月回到祖国,1958年主持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筹建工作,引进近代国际天文选址概念和方法,亲自参与选址、建造、仪器配制、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项目,于1964年10月选定河北省兴隆县的连营寨,建设了北京天文台的光学观测基地。程茂兰提倡必须有口径足够大的光学望远镜,才能发展实测天体物理事业。1961年开启研制2.16米光学望远镜,1989年建成使用。程茂兰曾提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设立天文系、地球物理系,传授实测经验和先进理念。2008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站施密特望远镜发现的编号为第47005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程茂兰星”,以此纪念他为中国天文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摘编自《中国近代留法学者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程茂兰对中国天体物理领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茂兰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2-01-12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摘编自邹容《<革命军>绪论》,1903

材料二   191110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10.9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蓬勃兴起的时代思想内涵及其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革命的纲领、动力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继承者”“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抱负”带来的国家巨变。
2022-01-0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