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 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教材 43 页

材料三: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社会哪一阶级派别的什么的思想?
(2)概括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思想,比较其与材料一思想的异同。
(3)简述“德先生”、“赛先生”的含义,并说明新文化运动有何时代特征。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蔡邕《独断》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 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制度?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这一机构设置的背景及影响。
2021-11-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英国汉斯·毫斯赫尔

材料三:两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在世界上牢固地确立了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形成垄断,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因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一概括蒸汽机诞生的历史意义。
(2)简述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演变历程。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 . 古代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有紧密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

儒学在宋代理学思潮中发展到了极致,……国家被视为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3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家的政治理想。
(2)请依据材料谈谈宋代儒学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021-08-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经理革命”的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渗透等等,各种因素促使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他们对于西方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不满……。政府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长远目的,被迫通过立法推行一些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资本家与其他高收入者的相当一部分收入被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

——吴浩《新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当代西方社会的变迁》

材料二   二战后各国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危机,很多发达国家在60年代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环境运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初期认为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的盲目乐观思想逐渐消失。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还促使人们关注其它一些全球性问题(贫富差距和贫困等),所以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发表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主张政府要向贫穷、愚昧、肮脏、疾病、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开战。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张伟《全球化的环境维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被“逐级”解放的。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后世子孙永不许恢复宰相制度,如有人如此请求,即以叛逆论罪,凌迟处死。

——朱元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是通过什么途径确定下来的?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朱元璋下达这一命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人们习惯上把明中期以后的内阁首辅称为宰相,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021-08-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6-2017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
8 . 阅读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和中国多事,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的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

——1911年《军政府宣言》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三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
(2)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这一方面来说,只是一个加工厂。”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保障民主权利制定了哪些政治制度?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列举两条改革开放后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举措。
2021-08-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一)
10 . 清代以来,中国从自我封闭逐渐走向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72年,康熙帝批准:“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移海岛,盖房居住,耕种田地者,皆孥问治罪。”1759年,清政府批复两广总督的奏请:“夷船到粤销货后,令其依限回国;即有行欠未清,亦应在澳门居住,将货物交行代售,下年顺搭回国。”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第一册)

材料二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4


(1)材料一反映清政府推行的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妇女打工热潮出现的背景。
2021-08-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