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1世纪开始,英国农业技术持续进步,但耕地数量有限,而人口却持续增长。……为了缴纳高昂的税收,大部分的农民开始出售更多的农产品以换得现金。这就打开了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贸易模式新局面,一些当时视之为奢侈品的货物,如香料、丝绸、水果、皮革和美酒等,也开始了长途贸易。同时,大量农奴逃往城市。一年零一天,是逃亡农奴进城后获取人身自由的时间标识,而“自由人”(freeman)则是自治城市早期市民的正式称呼。经济的发展需要工商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城市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发源地。工商业活动也加深了对世俗生活和今生幸福的理解。

材料二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到了1911年,人口过10万的城市增加到了42个。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这样的城市化发展就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英国城市复兴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023-04-29更新 | 20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随着同盟国在欧洲和远东战场的逐渐胜利.英国照会各国.搁置争议,先行成立战罪委员会。从1943年10月27日至1944年1月15日,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代表在伦敦先后举行了4次谈话会,就战事犯罪之性质等进行讨论。1944年1 月18日,17国代表举行会议,宣布战罪委员会正式成立。1944年5月16日,战罪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立远东及太平洋分会,会址设在中国。酝酿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是同盟国为惩处轴心国战争罪行而成立的国际法律组织。该委员会成立后,主持指导了对德日等战争罪行证据的搜集和调查,审核了各国提出的战犯名单和案件,对适用法律、审判方式、法律程序等问题进行法理上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将审判纳入“法”的轨道。

——摘编自刘萍《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的设立与运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争罪行委员会能够设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争罪行委员会运行的影响。
2023-01-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卫所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之初.在 军队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卫军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军户世袭。明中期以后,国家承平渐久.卫所屯政日弛,其屯田多为内监军官占夺,法尽坏。顺治初年,清朝统治者对明代卫所制度进行了改造和调整,顺治、康熙与雍正之后,屯卫之兵,屡经裁汰,卫所亦多归并于州县。与此同时,卫官大量裁汰,屯丁改为民籍,屯田按民地起科。宣统三年,天下卫所始尽裁矣。至此,卫所制度彻底消失,化作历史陈迹。

——摘编自杨晨宇《清代卫所裁并总论》

材料二       “凡直省形胜要地,以次 分遣八旗兵驻守,其绿旗官兵复随都邑之大小远近,列汛分营”,同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边患。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心呈内向型.其兵力布置亦是偏重于内地,所以不再“寄(卫所)以防守之责”。

——摘编自永璇等《清朝文献通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卫所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卫所演变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1985年,全世界共发生了300多起局部冲突和战争。1989年,苏联军费开支为773亿卢布,占国民收入12. 1%。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平均年度军费达3000多亿美元,占国民收入10%左右。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由战后初期的60%下降到23%。1981-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5.1%、3.1%、2.2%、1.8%。……双方不信任竞发展到1983年苏联把韩国一架偏离航道的民航客机当作从事间谍活动的军机而击落;许多文艺作品以对方为假想敌,把对方的人描绘成间谍、特务、杀人犯。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迅速膨胀,对别国内部事务的干预也明显增多,一些原来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局部冲突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重大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纠对南斯拉夫内部民族冲突的干预,就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和平”与“小战争”的共生并存,“大和平”使“小战争”得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衍生和发展,而“小战争”则成为“大和平”条件下释放郁积矛盾、调整利益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成为超级大国维持其统治秩序的手段。

   ——摘编自张宏志《剧变后的反思:苏联解体与中关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的主要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冷战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呈现的特点及成因。
2022-11-04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C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至宋元时期北民的大量南迁,以及南方人口的自然增长,使该地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终致人满为患,于是出现了明初政府组织的移民潮。明太祖将江、浙、皖、精等地数十万人民移至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黄淮间地区,又把山西和山东东部地区的人民移往河北、河南和山东西部等地。同时,在长城一线设置了9个边镇,设立卫所、移民屯边,规模达千万之多,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摘编自唐克周《中国古代移民问题初探》等

材料二   清军入关,东北人口大减,土地荒芜。顺治初年清政府“招徕流民”垦荒以开发东北,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以减免税等政策鼓励移民。为了维持满洲固有的风俗以及保护满洲旗人的生计,1668年康熙皇帝下令永远停止在辽东招民授官,东北地区进入了封禁期。清政府甚至企图通过“清边”之策来阻止流民出关,但效果不甚理想。1861年东北地区部分开禁后,特别是日俄战争爆发后,东北地区的移民急剧增加。清政府在吉林、黑龙江两省都设立了招垦局,统一管理移民事务,因此关内北方各省的贫苦农民更加“蜂攒蚁聚”,聚族而居。光绪时东北完全开禁,闯关东的中原流民如洪水般涌入,使东北人口激增到1000余万。

——摘编自李艳男《清末民初东北关内移民与社会变迁浅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移民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关内东北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汉出生于军人世家,有着四十多年海军服役经历,曾担任美国海军军事学院院长。1890年他发表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阐述了其海权思想。马汉认为:“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马汉被人们称为“海权理论之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也被公认是影响世界发展的军事巨著。

——摘编自张峰《马克思主义海权思想与马汉海权论的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马汉海权理论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看法,论证阐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2022-03-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开“五尺道”。按秦尺,五尺道宽约1.2米,是一条较窄的道路,绝大多数路段主要是走马的。古人采用的趋易避难原则,部分路段选在河谷,但在川滇交界处的山区则因地制宜,选在山腰上,采用烧、凿、砌、铺等方法,开山凿崖。在宜宾到曲靖之间的几百公里的五尺道遗迹上,考古专家们发现了10余处遗存,有石质的关隘、古桥、古镇,还包括高县发现的半两钱范、凌云关的宋明瓷片、清代的钱币等文物。

——摘编自中国文物报《“五尺道一石门道一盐道考古探险考察”活动纪实》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不怕那风来吹,不怕那雪花飘,起早哪晚睡忍饥饿,个个情绪高;开山挑土哪架桥梁,筑路英雄立功劳那个立功劳。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

——摘编自《歌唱二郎山》

注:《歌唱二郎山》是由洛水作词,时乐濛作曲,孙蘸白演唱的歌曲,发行于1951年,歌颂了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建设康藏(川藏)公路的事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尺道”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歌词和所学知识分析康藏公路修建背景和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不是单一的体育赛事,而是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希腊人的心目中,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有着无限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人永远也达不到神的境界,但是人类可以通过极限能力的不断扩展一步一步地与神接近……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显示希腊民族精神的盛会。各城邦派出的优秀选手则在竞技场上奋勇拼搏,他们赤身裸体进入赛场,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奥运会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标枪、拳击、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

——摘编自郑昕鹏《古代奥运会的兴衰》

材料二   顾拜旦的诗作《体育颂》发表于1912年。当时的欧洲正处于混乱状态,工业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矛盾日益激化。同时初创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已显露出种种弊端,例如第3届奥运会上出现了马拉松比赛中作弊和服用兴奋剂的丑闻;第4届奥运会上,出现了裁判不公而使英美之间互相争吵甚至罢赛。这些状况引起顾拜旦的忧虑和警醒,他多次发表演说,希望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作用,以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理想,他用笔名参加了1912年第5届奥运会的文艺比赛,获得金质奖。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啊,体育,你就是荣誉!荣誉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啊,体育,你就是进步!为了人类的日新月异,身体和精神的改变要同时抓起。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你告诉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的能力而又无损健康的肌体。……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公平竞赛的动力!(节选)

——摘编自熊斗寅《<体育颂>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升华》

材料三   派团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这届奥运会上,新中国体育健儿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的新气象。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225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最后共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八位。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以体育健儿为榜样,在工作中奋勇争先。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每每都会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关注。

——摘编自《1984:中国体育大国之路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历史意义。
9 .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希腊人以及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球则居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用太阳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转动。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一个无限的宇宙。……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哥白尼的宇宙观。结合所学,概括“这场宇宙论革命”在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

材料二   工业社会中劳动者为什么经历巨大的苦难,原因是他们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这句话以前也有其他人说过,但马克思找到了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趋势,提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找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经济学基础和提出“两个必然”科学论断的著作名称,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斗争的意义。

材料三   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青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引自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在该文中开出的国人摆脱“蒙昧时代”的良方,并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阐释其倡导科学的缘由。(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023-06-10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2年7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蕴涵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中书省,“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唐朝三省位置图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三省位置图”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元代管辖吐蕃地区和琉球的机构名称。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