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于时犹承高祖和平之后,禁网疏阔,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裴)蕴历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

——据魏征《隋书》、杜佑《通典》

(1)根据材料指出隋朝统治者在户籍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采取这一措施的影响。

材料二   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又招诱客户,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而邦本自固……客虽多而转徙不定,终不为官府之用。

——北宋吕大均《民议》

(2)指出主户和客户的主要区别,依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社会管理和赋役征发方面所出现的变化。

材料三   赋役是仍行明朝一条鞭之制的。丁税既全是征银,而其所谓丁,又不过按粮摊派,则已不啻加重田赋,而免其役,所以清朝的所谓编审,不过是将全县旧有丁税若干,设法摊派之于有粮之家而已。和实际查验丁数,了无干涉。即使按期举行,所得的丁额,亦总不过如此。清圣祖明知其故,所以于一七一二年,特下“嗣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赋之额,以康熙五十年册籍为准”之诏。既然如此,自然只得将丁银摊入地粮,而编审的手续,也当然可省,后来就但凭保甲以造户口册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3)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前期户籍停止编审的原因,综上材料指出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关系演变的趋势。
2024-08-14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1 第17课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后作业B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文官应该是知识广博,才能非凡,具有多方面修养的通才。在当代英国,高级文官通过竞争考试从大学毕业生中录用,特别是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来自于文学和古典文学的毕业生尤其是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男性毕业生”。英国政治在决策过程中,也总是比较重视高级行政文官的意见与建议,而往往忽视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信息。美国从1883年确立文官制度的《彭德尔顿法》开始,就明确指出:“文官考试必须带有专业与实用性”的特点。 因此,在美国,多数情况下,高级文官被录用是以他们的特殊技能为基础的。

英国对文官参与政治和政治活动有较多限制,他们被要求严格保持政治中立,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与英国相比,美国对文官政治“中立”与政治参与的限制相对较小。事实上,美国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参与政治和政治活动的范围不仅扩展到立法权和司法权以及整个政府的政治层面,而且甚至延伸到广大的社会层面。因此无论在英国还是在美国,文官参与政治和政治活动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摘编自石庆环《英美文官制度的模式差异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美两国的文官制度。
2024-08-0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1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后作业B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居正入阁后,认为“当今之事,其可虑者莫重于边防。”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他调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主持蓟镇防务,增筑居庸关至山海关的空心敌台,任用李成梁防守辽东。另外,他清查军士缺额,撤消监军太监,给将帅以实权,改变了“卒惰而玩,将令不行”的局面。他又利用俺答上层的矛盾,进行分化争取,出现了“隆庆和议”。隆庆四年俺答求降,明政府封其为顺义王,通贡互市,发展民间贸易。从此北边数千里“岁省费什七”,边境晏然。

——杨欣《再论张居正改革》

材料二   鉴于新疆、西藏两地“道路僻远,人士多畏之”,康有为提出:“吾欲以四川合于西藏,谓之川藏部;甘肃合于新疆,谓之陇回部。然后本部大臣乃得以陇、蜀之人才佐回、藏之政事,其亦不可已乎?”他又说“昔《禹贡》分别五服,极有旨意,后世不知此义矣。今分国为二服,凡东、西、南、北、中五部曰甸服,辽、蒙、回、藏四部曰卫服。甸服专用中央集权之法,卫服专用分设政府之法,云南僻远而界英、法,属多土司,可略采卫服之制。”在中央民部也可作相应调整,“九部大臣皆当列于政府,若虑人数太多,则或以二相,一管内五部,一管外四部,如古二伯之制,亦事理之宜也。”

——改编自康有为《官制议》(1903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张居正巩固北方边防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边疆治理思想,并分析上述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7-31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1 第 4 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后作业B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中共一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而1922年中共二大则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同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商具体办法。

——摘编自《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

材料二   19351217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提出,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反日反蒋,都应该联合起来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革命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

——摘编自《张闻天文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是“在实行共同纲领、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密切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人,为着稳步地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统一战线工作的历程和经验》

材料四   在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摘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二大首次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三个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并简述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现实意义。
2024-07-30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1 第 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后作业B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贾谊建议削藩是为了“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晁错主张削地是鉴于“不如此,天子不尊”。 贾谊云,“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 晁错云,“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经过汉朝的大力削藩,至成帝时,外戚王氏盛极一时。王莽借内重外轻之局欲代汉家。但由于宗室衰弱,外无强藩,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捍国难,刘氏纵使有人讨伐王莽,也终因势孤力单而无济于事。所以班固认为,王莽代汉,“汉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玺被,惟恐在后,或乃称美颂德,以求容媚,岂不哀哉”。汉代的经济由汉初的中央和地方互补型变为武帝后的中央单一型。汉朝实行高度的统制政策后,尽管解决了很多财政问题,中央的经济实力也更加强大,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却比以前大大逊色。

——摘编自岳庆平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实施削藩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实施削藩政策的影响。
2024-07-28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后作业B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末年以后,私人依附农民对地主的依附程度逐渐加强。地主与农民为保持封建社会生产的继续和自身的生存,往往以宗族领袖为首,把宗族、宾客、家兵、部曲等各种名目的成员组织起来,结成集团,进行自卫和生产活动。樊宏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西晋占田令中又有荫亲属的规定:各以官之高卑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

——摘编自李光霁《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私人依附关系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私人依附关系发展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十分重视西南地区的经营。洪武元年(1368),明朝收管湖广,招抚“溪峒”部族。洪武三年,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归顺明朝,一行十三人千里跋涉到南京朝觐。朱元璋“优加礼待”,封其为河州卫指挥同知,子孙世袭。洪武四年,明征讨四川明夏政权。洪武五年初,播州、贵州两大宣慰司纳贡称臣。洪武十四年,明廷命傅友德率三十万大军平滇。洪武十五年,明廷在云南建立都指挥使司和布政使司。明成祖时期,正式建立贵州省,省下设府管辖。命沐英后人世代镇守云南,设置府、州和县,大大加强了对云南省的管辖。在开明、柔性的民族政策推动下,中央政府将诸多边疆地带纳入了管辖范围,完成了“天下”秩序的新构建。

——摘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朝初期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初期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意义。
2024-07-12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1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作业A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部分方志中的典型公园记载分析

区域园名建设历程地点开放性及公共游赏记载
苏州南园在五代私家园林基础上改建罗城胥门旁定期开放
每春纵士女游观
宁波月湖1056-1063年郡守钱公辅始辟为公园罗城西隅全开放
州人胜赏之地
福州瓯冶池1071年郡守程师孟始创罗城东南隅全开放
州人士女,朝夕不绝,遂为胜概
绍兴西园1036年郡守蒋堂始建在子城后侧的卧龙山,紧邻府署二月二日始开西园,纵郡人游观,谓之开龙口,府帅领客观竞渡

——毛华松《论中国古代公园的形成——兼论宋代城市公园发展》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中山公园遍布全国各地,具有民族主义象征意义的“中山”符号渗透于公园空间。上海人陈滨伯建议在沪建中山公园的意见书提出,既是为纪念孙中山,中山公园一定要“建诸华界,即吾人所谓国土……费用不稍借重外资,庶符先生生前独立不依之精神,而扫近代假借外力之恶习”。

——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城市公园的建设学习模仿苏联模式,继承和修缮了存留的近代公园,将部分私园辟为公园。这些公园面向所有阶层的人群,扭转了近代以来公园只为特权阶层服务的局面。

——金云峰《中国近代城市公园休闲游憩功能的形成发展与当代保护更新》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公园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山公园遍布全国各地的历史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述新中国城市公园建设。
2024-07-08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后作业B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1921年华盛顿会议、1925年关税特别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都曾提出收回关税主权,但全部失败了。直至基本完成全国统一的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展开谈判,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美国出于种种利益上的考虑,承认从192921日起中国实行关税自主。随后,法国、英国等国也陆续与南京国民政府缔结条约,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政策。在此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商人、青年学生等组织活动以声援政府收回关税主权的活动。南京国民政府所实施的关税自主政策,提高了进口关税,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税率,1927年到1931年,每年的关税收入分别是107089330元、128274076元、238101285元、281405583元、383404217元。1916年关税收支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

——摘编自咎金生《简评二三十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政策》

材料二   新中国第一部《进出口税则》(1951年)规定平均关税为52.9%,在改革开放前的27年间,中国曾对关税税率进行过19次调整,但始终未降低中国关税的整体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关税税率,从1986年到1991年,累计调低83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到1992年自主降低关税前,我国关税的平均税率为47.2%。1992年我国第一次自主降税,关税总水平下降到39.9%,第二次自主降税至36.4%,第三次自主降税至16.7%,200111日为15.3%,2002年为12%,2005年为9.9%。

——摘编自杨瑞《新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的因素,并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税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关税发展的认识。
2024-07-07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后作业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托拉斯是一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它由一个巨大企业来包容所有相关企业,以达到企业一体化的目的。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各级主管部门都想自立门户、自成系统,搞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设备的闲置。

试办托拉斯的工作开始于1963年,当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工业部党组《关于烟草工业集中管理方案的报告》,决定全国烟草工业统一由轻工业部管理,并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统管原料收购和产品销售工作。9月,中共中央指出:“可以考虑利用像托拉斯这一类生产、交换和科学实验的综合性的组织形式,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用经济办法管理工业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从1964年开始第一批共12个工业、交通托拉斯先后成立。这批托拉斯经过两年的试办,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采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工业生产,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如烟草工业公司成立后对所属企业及其产品结构进行了合理化调整,据1964年10月的统计:全国104家卷烟厂减少为62家,减少40%;职工人数减少13800人;卷烟生产能力反而由原来年产卷烟370万箱增至428万箱;加工费用较之未成立前降低了21%,利税增加了45%。1966年下半年,试办托拉斯的工作中断。

——摘编自田锡全《20世纪60年代中国试办托拉斯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1963—1966年我国工业领域进行的“试办托拉斯”工作。
(2)综上所述,谈谈1963—1966年我国工业领域“试办托拉斯”工作的启示。
2024-07-05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上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后作业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