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通过长江、赣江与唐代兴建的大庾岭古道连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岭南的国道,江西由此成为南北贯通的中轴。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通道裹挟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要素,从唐帝国中期开始,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态势。洪州(南昌)、江州 (九江)、吉州 (吉安)、饶州(上饶)乃至南端的虔州(赣州)等城市皆因临水交通便捷而崛起成为一方的经贸中心。进入宋代,江西人文鼎盛,经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在宋代文坛各领风骚,而后的黄庭坚、杨万里、辛弃疾、文天祥也如星光闪耀。明清时期,江右商帮形成,“无江西人不成码头”在运河一线成为风景。在运河的治理过程中,江西的朝中贤达如欧阳修、王安石、侯叔献、万恭等表现出了应有的担当。近代以来,由于大运河的通航不再顺畅,大庾岭古道也逐渐趋于清冷,这条自唐宋到明清时期繁忙的国脉开始萧条,江西似乎回到相对封闭的格局中。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明确提出要实业救国,提出要沟通大江大河,把赣粤运河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但国弱民贫限制了理想的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对开凿赣粤运河一直抱有热切的期望,但交通部门水运网方案的落实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在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实施之后,江西“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格局加快形成。“十四五”期间,江西正在绘制一幅国内大循环的水运蓝图——浙赣粤运河。在蓝图中,既有与历史对接的赣粤运河,还有与时代相通的浙赣运河,这将使江西实现新的腾飞!

——摘编自谢光前等《流动的运河与江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运河在江西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江西“落后”的原因,并概括现代江西运河战略的特征。
2024-05-11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法国开始建立近代工业,但是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18世纪末期之前,法国农业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80%以上。拿破仑上台之后,宣布保障农村的小土地所用制,但由于忙于战争而将经济的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连年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后又被迫支付沉重的战争赔款。19世纪,法国的大部分银行不愿贷款给工商业界,而是将资金投向风险较小的政府或收益较大的海外。由于长时间处于战乱状态,一部分资金充裕的资产阶级携带资金出国,导致法国国内资金的流失。同时,大陆封锁政策的长期实施隔断了法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仅使法国刚刚发展起来的棉纺织工业由于原材料缺乏而中断,而且还使多年苦心经营的海外市场大量丧失。

——摘编自贺建平《简评萨伊学说对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及影响》等

材料二   1925年12月,在联共 (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了“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胜利而奋斗是我们党的基本任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人选择了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了高速度地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计划管理体制、干部管理制度,等等。只是后来,苏联把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片面化、固定化、模式化,没有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形势与条件及时做出调整。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财力和物力都是不充裕的,但依靠党的坚强领导,通过计划管理,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用十几年的时间,跑完了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100年才走完的路程。

——摘编自汤德森《苏联国家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工业化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简要说明材料中体现出的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出现的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4-04-19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份公路兴修简况
1912张銮倡建的江苏省南通唐闸至天生港公路(长6公里),南通至狼山公路(长10.37公里)开始修建,由民间商人集资,并于1916年修通
1913湖南省兴修长沙至湘潭公路长50公里,1921年竣工
1915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指挥工兵修筑广西冠(宁)武(鸣)公路长42公里,1919年通车
1917谭浩明用军饷招工修筑龙州至水口公路,长33公里,1919年通车。为参加一战,北洋政府为军用而开辟了张家口至库伦运输线,全长1930华里
1927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
1932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奉命督造苏,浙、皖三省联络公路,仿照国外中央贷款筑路办法,筹集基金,贷给各省作为补助筑路之用,并组织三省道路专门委员会统筹规划工作在浙江溪口召开了苏,浙、皖,赣、鄂、湘,豫七省公路会议,除确定七省的督造路线外,还将陵,甘、青等省和赣、粤、阏边境的重要公路纳入督造之列,在西北地区,修筑西
19321936(安)兰(州)公路和西(安)汉(中)公路,使陕、甘、川三省交通得以连贯。据统计,痘至19366月中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7300公里

——根据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公路史》编制

材料二   20032015年中国公路兴修情况示意图

——根据张雪永《现代交通运输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公路建设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民政府时期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公路建设的不同之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对文官的选用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乔治·华盛顿总统侧重于名望和门第,强调良好的出身与教养。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两位总统任职期间,则注重“才气”,即是否受过大学教育。于是,美国建国初期的政府官职就掌握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高贵的门第、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及其亲信手中,人称“绅士政府”时期。这些“绅士”们一旦被委以官职,就相当稳定,一般不被更换。但是,随着两党政治在美国的出现,“政党分肥制”已初见端倪。

——摘编自【美】桑迪·梅塞尔《美国政党与选举》

材料二   美国现代文官制建立和完善的历程,经过了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883年制定的《彭德尔顿文官法》,在自由竞争思想的指导下,将竞争机制引入文官的选拔录用,旨在解决国家机构的政治腐败和文官的道德沦丧问题。第二次是1923年的改革,颁布《文官分类法》,在科学管理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文官的分类管理问题。第三次是1978年的改革,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行为科学派理论的指导下,完善文官的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以解决调动文官的积极性问题。

——摘编自楚树龙、唐娜《美国文官制度评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绅士政府”时期文官选用制度的标准及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美国现代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
2024-04-09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引文出处引文内容
《尚书》“民为邦本、本国邦宁"“政在养民”
《礼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孟子》“民为责,社次之,君为轻"
《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材料二   《论语》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礼记》中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吕氏春秋》中说:“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六韬》中载:“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材料三   《慎子》中说:“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淮南子》中说:“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简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材料中著作的共同诉求,并予以评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的经济走向垄断的阶段,加之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由竞争的经济进行干预、协调及必要的控制。新兴产业部门的兴起,就要求不断建立与此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城乡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程序中来。面对当时的要求,旧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不能适应的,文官制度开始确立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杨明《论现代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与经济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尽管西方国家一战后党派斗争非常激烈,政府更迭十分频繁,但因文官不介入政党纷争,政治上保持中立,政党斗争的结局也就对文官没有什么影响,文官不与政府共进退。文官也不用担心政治风云变幻对自己地位产生威胁,有利于他们钻研业务,增强事业心。加上西方不少国家在战后纳入“劳动契约关系”,规定劳资之间的纠纷通过谈判解决,资方、国家向工人实行“让步政策”,给予他们较高福利和保障其就业等,这些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政局稳定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李业盛《从西方文官制度看建立有我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积极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1930年间的上海:到处是人潮,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在老式和新式汽车之间,在为争得人力车费而疯狂奔跑的苦力之间,冒险地挤来挤去;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打麻将牌声以及在回力球场和跑狗场里赌博的喧闹声;满街幽微地散发着甘甜而辛辣的鸦片烟气味;无数乞丐及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孩子们哀声乞讨;里弄里,家庭主妇们倒洗马桶的声音和生煤球炉子的青烟以及横跨弄堂的晾衣竹竿上挂着的“万国旗”,使里弄显得狭窄、杂乱和压抑。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二   19341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   1945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后在日记中写到:当地老百姓衣服整洁,乡村来的妇女不穿裙,皆是天足,没有发现绅士式的男子和涂脂抹粉、洒香水、高跟鞋等摩登装束的女子,没有褴褛污秽的流浪者,在街上没有看见过面带烟容而颓唐的人。

——摘编自黄炎培《八十年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上海社会生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延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024-01-29更新 | 343次组卷 | 6卷引用:新“九省联考”完全解读江西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故此制因价值丧失以致事实上之消灭。然在周代既有长时间的历史,儒家复衍其法意以立教,故入人心甚深。

——摘自《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儒家重视宗法与族谱的生活伦理和社会功能,并将宗法伦理运用于族谱的编撰之中。张载主张用宗法与谱系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苏洵在创修《苏氏族谱》时,明确希望“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摘编自张载《张子全书》、苏洵《嘉祐集》

材料三   后世封建不行,而宗法因之以不讲……盖因谱不时修耳,不然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摘编自陈瑄《方氏统会宗谱序》,嘉靖三十七年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明儒家编撰族谱的目的,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4-01-29更新 | 256次组卷 | 7卷引用:新“九省联考”完全解读江西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材料一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考试制度予以适应性改造,并添加了许多现代元素,使之逐渐发展成为当今通行世界的文官制度。考试内容灵活多样,兼顾通才与专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建立了通专人才相结合的新体系,可以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以使每个职位都可获得最佳人选。在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中,功绩制是重要原则,公开考试与择优录取,都是这项制度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功绩制原则的确立,克服了西方传统的恩封制与“政党分肥制”带来的种种弊端,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晋升法则,代之以资历年限、升级考试成绩、年终考核成绩各种因素综合考查的办法,使西方文官从录用到升迁都相对公开公平。

——摘编自李永强、马慧玥《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在英国,国家试图对文官队伍加强政治上的控制,撒切尔夫人更是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文官的政治中立原则被其所摒弃。美国总统为了推进行政改革的进程,往往利用政治任命官员,从而加强了对文官系统的控制。在澳大利亚,政治家与官僚之间及官僚内部的权利再分配,强化了对文官的政府控制。在日本,绝大部分政务官是通过事务官进入政府,特别是政府首脑,大多数都有过从事事务官的职业经历。至1972年,日本20世纪出任首相的35人中,只有5人没有担任事务官或军官,因此,有人认为日本是文官收买了政党和政府。

——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西方文官制度一个基本原则的生成与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对中国考试制度进行改造的表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文官制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的法律化进一步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孔子学说在这一阶段法律制定中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例如《北魏律·名例》规定“诸犯死,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故之例”这是中国古代法律家族化、伦常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儒家思想孔子学说中道德伦理纲常制度的集中体现,这一内容亦为后代法律所承袭。唐代的法律思想是礼主刑辅,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是相通的,中国古代统治者坚持“礼法并用”的原则,“礼”“法”二者构成了人们的行为准则。此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宋元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影响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摘编自巩芳《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

材料二   先秦儒家核心思想“亲亲”“尊尊”无疑为皇权至上提供了思想武器。其坚持的等级思想,无疑也深得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欢心。然而,统治者并不希望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自由平等价值追求被社会所知,于是儒家礼教教义被选择使用,被曲解的法律儒家化就成了必然。在经济上,法律儒家化加强了父权家长权的地位,这无疑对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在政治上,法律儒家化强调卑幼对尊长的无条件顺从来潜移默化地确立君权的神圣地位。父权的绝对化使得君权绝对化,经过法律儒家化,等级思想深入人心,对自由平等价值的追求最终近乎熄灭。除此之外,法律儒家化的深层原因则是迫使家族承担分封制时士大夫层级对民众的约束和管控责任,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另外,法律儒家化成功的笼络到了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将封建地主阶级牢牢地团结在封建皇权之下,自发地维护其统治。

——摘编自杨玺《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历史必然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汉代以来的封建法律发展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封建时期法律儒家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封建时期法律儒家化进行简要评价。
2023-12-24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