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工业4.0是德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摘编自《工业4.0与智能制造专题研究》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4-01-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料一     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史料二     “物物皆是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诵《诗》《书》,考古今,察物情,揆人事,反复研究而思索之,求止于至善,盖非一端而已也。

——《遗书》

史料三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


指出材料中三则史料所涉及的儒学主要代表人物,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谈谈你对儒学发展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本·威尔逊所著《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通过二十余座城市勾勒人类文明进程。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目录:

第2章伊甸园与罪恶之城

哈拉帕和巴比伦(前2000~前539)

第3章 国际大都市

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前507~前30)

第4章巍峨帝都罗马(前30~后537)

第5章饕餮之都巴格达(537~1258)

第7章世界之城

里斯本、马六甲、特诺奇蒂特兰、阿姆斯特丹(1492~1666)

第8章社交之都伦敦(1666~1820)

第9章地狱之门?

曼彻斯特和芝加哥(1830~1914)

(注:亚历山大里亚是亚历山大城)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城市,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研究,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分期普遍达成认识。如下表:

阶段

分期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起步

1840~1895

近代工业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整体发展

18951927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及短暂春天维新思想:
废科举,兴学堂: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阶段

分期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曲折前进

1927~1949

国民政府独裁统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夺回关税主权: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官僚主义、帝国主义联合摧残民族工业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腾飞

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民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改革开放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日益丰富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以“中国现代化”为关键词拟定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9-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茶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却在近代英国社会广泛传播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风在十七八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饮茶消费大众化。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并在茶中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寄托了英国人对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其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茶的西传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18更新 | 125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为了研究蒸汽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历史,某同学读了《瓦特传一工业革命的旗手》,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摘录。这些摘录,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摘编自【美】安德鲁·卡内基《瓦特传—工业革命的旗手》

请你阐述从上述摘录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要求:结论明确,结构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5-07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3年高三第二届中小学生教师解题大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物形象比起西方器物更能直观、多维度地反映一定时期中国人看待西方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下表内容为20世纪初期部分作品中所反映的西方人物形象。

书名作者对西方人物的态度
《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视西方硕学鸿儒为中国人学习的典范重点,通过对西方名人的崇尚和敬仰之情,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政治理想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
对于西方人物基本上还原本来面目居多
《孽海花》曾朴对于西方人物形象的描写呈现英雄的倾向
《黄绣球》颐琐采用仰视的角度书写小说中的西方人物形象,以西方女杰为视点

——摘编自邹小娟《190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西方形象》

注:材料出处中的“1900年代”应写为“20世纪初”,为尊重原文,此处不做改动。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鞠佳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图。

——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 2010 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出口商品总额

181.2100.0620.9100.02492.1100.015777.5100.0

初级产品

91.150.3158.925.6254.610.2817.25.2

工业制成品

90.149.7461.874.42237.589.814962.294.8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1.26.237.36.0121.04.9875.95.6

按原料分类制成品

40.022.1125.820.3425.517.12491.515.8

机械及运输设备

8.44.755.99.0826.033.17803.349.5

杂项制品

28.415.7126.920.4862.834.63776.823.9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2.11.2116.318.72.20.114.70.1

机电产品*

13.97.7110.917.91053.142.39334.359.2

高新技术产品*

370.414.94924.131.2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中包含部分相互重叠商品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个方面发表看法,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开放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或多个图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