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界存在不同观点。

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的各种观点简表

作者和书名时间断限
林增平《中国近代史》(1958年版)1840年—1919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977年版)1840年—1919
白寿彝《中国近代史》(1996年版)1840年—1949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1999年版)1840年—1949

请你说明一下上述观点的异同。并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22-05-2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希腊古代,有“惧外”(xenophobia)一词,意指劝于外人的疑惧。惧外的常态是深闭固拒,关门不理外人。然而也可以转变为两个方向:一是由惧而生羡,转变为全盘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即是由闭关锁国,一变而为全盘西化,甚至脱亚入欧。另一转变,则是由惧外转变为仇外,这在人类学上可以找到不少例证。近代许多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常有本土运动。健全的发展是寻求独立自主。也有走歪了的发展,则是以族群优越论调,转变为本土至上论。高度夸张本土优越性,以自求安慰,终究是一种阿Q式闭关的心态,如果转变为某些激烈教派的“圣战”,即于人于己均有害无益。

——―据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围绕“中国社会应对西方文明的态度”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史实依据,若仅就一史实立论,须做到辩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