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和平叙事。中国自古至今求稳定、求平安,不热衷于征战与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

第二,发展叙事。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开放系统,它不断吸收和融入新鲜血液,在“和而不同”中寻求发展。

第三,国情叙事。坚持从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第四,文化叙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建筑风格、民间记忆、传统习俗、医药文化等历久弥坚,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其创造并延续的精神追求,更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不竭动力。

——摘编自程曼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

围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方面,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12更新 | 164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那么,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运用材料原理,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自选角度,对秦汉某一文化现象进行剖析。(要求:运用原理,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说明:思想、文学、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等都属于文化现象)
2024-03-0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内容出处
明代“余乡二三百里内……皆好穿丝绸绉纱湘罗”浙江桐乡县人李乐《见闻杂记》
除非把社会财富倾于沟壑,“则奢可禁”,否则“虽圣王复起,欲禁吴越之奢难矣”松江(今上海)人陆辑《兼葭堂杂署摘抄》
清代“今人崇尚财货,见有拥厚资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松江(今上海)人董含《三冈识略》
都提出要“化民成俗”“以正人心”,“或赌博”“禁妇女出游”,禁奢倡俭江苏巡抚汤斌《抚吴告谕》江苏巡抚陈宏谋《风俗条约》江苏巡抚裕谦颁《训俗条约》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表述成文)
2023-12-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体制、政治机构适时的调整,是政府活力的表现,也是保持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这种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哪一个时期调整得快一点,整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就会快一点。这在汉武帝时期、唐前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3-12-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中国明清时期“有增长无发展论”,从而把“停滞论”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形态。特别是美国学者黄宗智,提出了明清社会经济“过密化与内卷化理论”,认为明清社会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元质变,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变化。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先生指出,中国历史“停滞论”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稳定不变没有发展,自身不可能产生近代性因素。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及转型障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整体或部分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见解明确,赞成、质疑、修改等皆可,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孔子眼中的“仁人君子”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摘自林存光《孔子新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孔子构建的“仁人君子”形象进行合理解释。
2023-12-04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断绝,这与我们保持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分别是: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这四大制度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

结合北宋时期的史实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2023-11-27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霸道强国】

材料   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时间措施
公元前140建立中朝制度
公元前138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公元前134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公元前128确立以举孝廉为主要科目的察举制
公元前127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颁布“算缗”令、“告缗”令,征取商人资产税
公元前117实行盐铁官营
公元前115下令铸造五铢钱,禁止郡国铸币
公元前112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夷、南越设郡
公元前110采纳桑弘羊的建议,推行均输法、平准法
公元前106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一个主题,并予以论述。(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9 .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11-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32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