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论水道》是一部关于罗马水务的专著,作者弗仑提努斯(约公元35年-约公元103年),其在担任罗马水利总监期间,撰写该书,书中记载各条水道的输水量,水管的规格,水务相关的法令法规等信息基本源于官方档案。在使用前人的记载时,他认真分析和比较,亲自测量每条水道的实际流量和供水量,纠正原有官方档案存在的错误。

——摘编自张尧娉《弗仑提努斯<论水道>及其史料价值》

根据材料,简析《论水道》的史料价值。
2023-04-21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纲要下期中冲刺(高频论述题60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流行词汇

20世纪50年代

苏联老大哥、列宁装、解放汽车、公私合营

20世纪70年代

阶级斗争、小球推动大球转、一条线一大片

20世纪80年代

个体户、万元户、国优省优部优、迪斯科、牛仔裤

20世纪90年代

中关村、因特网、伊妹儿、下海、下岗

——整理自《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它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写出阶段和选择的词语,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8-16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测训卷)
3 . 以下为某学习小组研究中世纪的西欧搜集到的部分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西欧资料夹


15世纪欧洲大学分布
图1


封君封臣制度
图2


中世纪封建庄园
图3

材料一   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

——摘编自刘成《英国现代转型与工党重铸》

材料二   据记载,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法国东北通过武装斗争获得自治权的城市有40多个……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中世纪欧洲大部分城市均获得了自治权,城市的管理者不再是封建领主,而是由城市居民选举产生,各个城市均有独立的议会、法庭等。

——摘编自杨志卿《欧洲中世纪城市与大学关系研究》

材料三   1213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1516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宗”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的双剑论》

结合资料夹中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泉州古称“刺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宋元时期的泉州被称为世界闻名的“东方第一大港”。据元代《岛夷志略》记载,当时与泉州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多达99个,是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地。20217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注:①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设立福建市舶司于泉州。②万寿塔是泉州港船舶出入的航标。③清净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据陈高华、吴泰《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的泉州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原因,并简述材料中的历史遗迹在泉州申遗工作中的价值。
2022-08-10更新 | 11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变法以后直至秦亡,提到这一时期存在土地买卖的史料,仅有上引董仲舒言论。有学者认为,董仲舒说商鞅变法后土地“民得买卖”,这是以汉述秦,不足为据。查云梦睡虎地秦简和天水放马滩秦简,特别是《日书》,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公私商业仍然以相当的规模存在着,商品种类形形色色,也包括“臣妾”的买卖,但唯独没有土地买卖的痕迹,与此成为对照的是,放马滩秦简中有某日“可受田宅”的记载,这说明秦国的土地私有权尚不存在。其次,由云梦秦简《封诊式·封守》可见,土地并未成为私人财产的组成部分。简文作为查封财产文书的程式范例,记述了对“某里士伍甲”之家的查封情况,甲有房产、蓄臣妾,并非赤贫之家,查封帐目亦细致全面,连“门桑十木”、“牡犬一”都未遗漏,唯独没有土地。这也说明,土地归国家所有。


研读材料后,你必然会有一些启发,谈谈这些启发对提高你的学科素养的作用并予以阐述。(要求:作用要具体明确,阐述要史论结合。)
2022-03-0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难点05 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思路与注意事项-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隋唐时期部分君主事迹的历史记载

君主 记载
隋炀帝 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可以依“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十科举人;后又设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十一日,“敕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此为唐朝贡士的开端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谥号之一)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
武则天“武举,盖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

——据《隋书》唐撫言》新唐书》等整理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曾记载,从15~16世纪,就整个新大陆来说,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30年出现于俄罗斯,很快横扫了欧洲,接着出现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和纽约,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传染病。为防止全球性的瘟疫蔓延,医学界展开科研探索,C18世纪末,英国医学家爱德华.詹纳开始推荐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牛痘接种法后来传入中国。20世纪后,伴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增强,以传染病控制等国际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局建立;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2019年年底,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信息,中国国家卫健委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中国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0加快推进疫苗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0-25更新 | 614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到图3反映了我国计时器的使用历程。



图1

图2

图3

1所示为日晷。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采用干支计时,从上古沿用至明清。

2所示为铜镀金珐琅人物画自鸣钟,18世纪英国造,现藏故宫博物院。据记载,17世纪上半叶的自鸣钟“中样者每架价银五十两,大者及小而精工者价值甚多”,这个价格在后来或许有所下降,但中国最便宜的计时器香漏“一盘香可用二十四小时,所费不过三文”。

3所示为1939年亨达利洋行在报纸上刊登的修理钟表广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计时器的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3-13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卷小论文题专项指导与训练——图表信息类(七)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

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698454491100000
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据《上海研究资料》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上海交通工具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二 ㊣190835日,上海第一次通行电车,自静安寺至外滩,两旁观看者很多,且有带着照相机拍照的,但乘坐者仅24人,其中一半是外国人。这是因为当时有“不能乘坐,坐了容易触电”的谣传。㊣19241217日,北京电车公司在天安门南举行通车仪式,据《晨报》报道典礼毕,有中外来宾数百人,分乘八辆花车,以天安门为起点,经东单、东四…西四、西单至天安门”,绕行一周。“车上乘客异常拥挤,沿途观者亦人山人海,秩序甚好。电车初行,王钟麒在《神州日报》撰写社论,痛骂洋人搜刮金钱,断绝人力车夫的生计。㊣19291022日,北平发生人カ车夫砸毁电车的事件。据记载,当时砸毁有轨电车63辆,电车站闸5座,轰动了整个北平城。

——摘自仲富兰主编《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840-1949


(2)围绕“电车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民众反应”,自拟一个论题,从材料中选择恰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所选材料恰当,论述角度多维,逻辑严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1876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欧学生,据当时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记载,留英学生的主要课程如下表:

时间上午下午
星期一重学/化学画炮台图
星期二算学/格致学(含电学)画海道图
星期三重学/德法与俄土交战事宜论无事
星期四重学/化学画炮台图
星期五重学/德法与俄土交战事宜论无事
星期六论铁甲船情形/论炮弹情形无事

——摘编自《郭嵩焘日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中国近代留欧教育的信息一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信息提炼准确无误;说明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炼清晰)
2021-10-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