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啤酒的历史】

材料   人类最早关于啤酒的记载出现于6000年前苏美尔人创作的《吉尔伽美什》,在苏美尔遗址出土的《乌鲁卡尼纳法典》(公元前2300年)中提到:啤酒是支付和赎罪的基础单位。在古埃及,啤酒被当作劳工的报酬发放,劳工的标准薪资是每人每天3/4条面包和4升啤酒。

现代入熟知的啤酒都是由大麦麦芽、酵母、水、啤酒花四种原料制成。然而,古埃及和苏美尔文明的啤酒中是不含啤酒花的,因而无法长期保存。人类第一次在酿酒中大量使用啤酒花大约是在9世纪的德国。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公爵颁布了《啤酒纯酿法令》,规定啤酒只能用大麦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四种原料制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给啤酒下了定义。后来德国巴伐利亚的啤酒酿造师将啤酒发酵工艺带到了捷克,随后于1842年生产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色啤酒,它便是现在所有工业啤酒的前身。工业革命后,啤酒产量可以轻松达到百万吨的水平,啤酒成为城市工人的最爱,进而风靡全球。

——摘编自【美】汤姆·斯丹迪奇《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啤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朝时,政府经常组织大众参加民俗节庆活动,从都城到地方州府都有大量“遨约式”全民出游,如表所示。

宋朝节庆活动摘录表

节日名称

典型活动记载

踏青节

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春节,都人士女络绎游赏……郡守虑有强暴之余,乃分谴戍兵于岗阜坡冢之上。——《成都志》

上巳节

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轻裾校盖,照烂山阜。晚宴于万岁池亭,泛舟池中。——《岁华纪丽谱》

寒食节

州园在牙门之西,所谓春台馆是也;岁二月启钥,纵民游赏、常阅一月,与民同乐也。——《淳熙三山志·土俗类二》
依据材料,围绕“宋朝的节庆活动”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述充分。)
2023-1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示范高中教联体测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2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百年党史●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记载,反映着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资源也因为是革命精神的承载客体而具有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围绕“红色旅游”,选取以下任意- - 幅图片,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宣讲红色历史、传播革命精神。(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准确、符合逻辑,不超过300字) .


5 . 【历史上的货币】
货币是人类经济生活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围绕“历史上的货币”,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 早在商朝以前就有贝壳交换媒介的记载      2 秦将各国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3 汉武帝时收回了各郡国铸币权,        4 北宋时期四川发行纸币“交子”

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5 19世纪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                       图6   1944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逐渐形成                                             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确立了“布雷森立体系”
                                                                                                                                    
2022-12-0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记者凤翔所写《深圳人与深圳精神》是反映深圳变迁的一篇重要新闻报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渔民村村史》记载,渔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这些被称为“水流柴”的东莞人路过罗湖桥时,无意间发现深圳河水清鱼肥,于是决定住在这里打鱼。近代以来,尽管这片土地与香港近在咫尺,但却异常贫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下,渔民们开始上岸盖草棚、辟鱼塘,开始定居生活,然而生活依然非常清苦。

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渔民村的村民们开始展开小额贸易,组建运输车队和运输船队,发展养殖业,随后办起了来料加工厂。渔村逐渐富裕起来。1992年,随着全市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渔民村人一夜间变成了市民。原本的村集体企业也变成了股份制公司。由于外来人口增多,不少村民乱搭建住房用于出租,导致缺乏管理,村里卫生很差,污水横流,老鼠乱窜。2001年起,渔民村开始改建工作,新建了综合楼和小高层,成立了物业公司专门管理房屋出租。2008年后实行智能化社区管理,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样本。

——摘编自凤翔《深圳人与深圳精神》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有哪些史料价值。(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少于280字)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到图3反映了我国计时器的使用历程。



图1

图2

图3

1所示为日晷。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采用干支计时,从上古沿用至明清。

2所示为铜镀金珐琅人物画自鸣钟,18世纪英国造,现藏故宫博物院。据记载,17世纪上半叶的自鸣钟“中样者每架价银五十两,大者及小而精工者价值甚多”,这个价格在后来或许有所下降,但中国最便宜的计时器香漏“一盘香可用二十四小时,所费不过三文”。

3所示为1939年亨达利洋行在报纸上刊登的修理钟表广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计时器的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3-13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6)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罗马帝国初叶,公共建筑的经营规模极大,特别是造路,没有像这时期这样努力的。古罗马“在各省建造帝国大道”。“罗马元首派出使团,让他们沿着帝国境内的驿路,穿越海面前往四面八方。反之,行省的行政机构也可以向罗马政府派遣使节,并且确信这些使者将安然抵达目的地”。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出公差的旅行者(主要是军队人员)持有一份特许文书,他们可在驿站休息并更换牲畜”。古罗马公民也有权利利用国家的交通体系。有学者指出,“圣保罗在旅途中充分利用了其作为罗马公民的体面社会地位。”秦汉时代结成沟通全国交通网的驰道,规模宏大。然而因使用等级的限定,秦汉有禁行“驰道中”的法令,所以严格说来,弛道不可以称作公路。秦始皇驰道和直道的建设,在汉代仍然得以维护使用。汉代帝王十分重视交通建设,主要交通干线的规划、施工和管理,往往由朝廷决策。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发巴蜀治南夷道,又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通西南夷道”以及打通西域道路。汉朝也建立了“一种当政官员使用的驿递系统”。汉帝国对于商人利用交通条件予以限制。《史记·平准书》记载:“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摘编自王子今《汉与罗马:交通建设与帝国行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古罗马与汉朝交通建设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汉朝交通建设的历史意义。
2020-06-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观点认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统治的最大帮手,是阻止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力量。如学者任继愈就将宋明理学看成科学发展的对立面.后来又有学者认为,儒家对中国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学著作,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提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就所定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定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5-1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