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这两个历史阶段既相互联系、又有很大区别,体现了新中国外交史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本质上都是党和国家进行新中国社会主义外交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改革开放前相比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改革开放重塑了当代中国外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同整个世界的关系。中国认知国际环境和自己的国家利益出现根本改变。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继续深入发展。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新中国外交,把握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交汇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处理好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关系,是我们回顾几十年来的新中国外交得出的启示。

——摘编自朱炳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3-25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前,统治者多尊崇周公。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周公的地位是不断下降的,孔子的地位是不断上升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孔子列为世家,与周公相同;但周公是王室贵族,孔子不是。可见,在太史公心目中,孔子与周公的地位是差不多的。

材料二   唐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子的加封(部分)

朝代

加封

宋朝

加谥为“元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

元朝

加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皇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皇帝亲题“万世师表”献于孔庙

——以上材料均据张岂之《中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孔子生长于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围绕材料中任意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源自材料,史实准确,论证充分。)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东北军张学良、十七路军杨虎城,为逼蒋抗日,率部“兵谏”,软禁蒋介石,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根据会议精神,中共中央从停止内战、和平解决事变的大局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和支持张、杨。

10月17日,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同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呼吁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提出了和平解决事变的5个条件。

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再次讨论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张闻天在毛泽东作了报告后发言补充说:“我们的方针应确定为争取成为全国性的抗日,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

12月22日,周恩来会晤宋美龄。周恩来一再申明:“在中国的目前阶段,除了蒋委员长之外,别人谁也没有资格成为国家的领袖。”

12月24日晚,周恩来与蒋介石会面。周恩来采取“触龙说赵太后”的方式向蒋表明,共产党目前丝毫也不想做出不利于委员长和南京政府的事情,并希望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最终,蒋介石表示愿意停止内战。

12月25日下午,蒋介石由张学良陪送飞往洛阳,次日回到南京。至此,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事变像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国内国际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作用,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卓越能力得以彰显,并得到了历史的检验。

——整理自薄谊萍《论中共应对西安事变突发事件的能力》


就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表现,自拟论题,并作简要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说明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主要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进行探讨,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17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克服重商主义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张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那样的国家干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但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

——摘编自顾钰民等《西方经济学流派》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如下表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时限

1949~1956年

1957~1977年

1978~2020年

战略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个现 代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孔祥利《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

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变革”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或几个阶段,自拟论题并加以解读。(要求:论题明确,时段清晰,紧扣主题,史实准确,持论有据。)
6 . 从三代到明清,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整体而言大致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     “察举制”、“九品中正明”、“科举制”五个个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选拔方式或内容
“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宗室非有军功,不得为属籍;“智首为功”
“计首投爵”制。
中央选派“贤有识签”的官员任原籍地的考评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综合德才、
门第定出等级,然后向吏部程荐。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
足以决疑,能案章蕴间。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忘,明足以决,才任三
统令、
王权与族权统一,依血缘的亲疏定等级尊尊和官爵高下,即“公门有公,御门有御。
践有穷愁,贵有常荣,贫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政府按照不同的科目上考试,士人可以自由报考,政府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分别写出阶段①②③④⑤对应的选官制度,选取其中某一制度进行评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建成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并在哈德逊河上试航成功。

1825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并试车成功。

1843年,英国已有2410公里铁路通车。40年代末,法国铁路总长度接近2000公里。

1850年,丙方进入铁木混结构船(即铁肋船)时代,1860年又出现钢质船。

1865年,在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著名科学家徐寿、华蘅芳等人成功地试制近代中国第一艘蒸汽机木质明轮船“黄鹄”号。

1866、1867年,福州船政局与江南制造局船坞先后建成,是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两家造船厂。1867-1885年,江南制造局船坞共造船15艘,总排水量为10490吨。

1872年,德国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法国和英国。

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一条从上海到吴淞长达14.5公里的窄轨铁路,随后被清政府购回折毁。1881年,清政府修建了一条从唐山到胥各庄长约10公里的轻轨铁路。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9世纪交通运输革命造成了持久、深刻的影响。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交通运输革命的影响,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地方病的防与治

病种部署法律成就
血吸虫病1955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发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会上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领导小组,统抓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1957年4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4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证执行国务院指示的通知。
《防治血吸虫病工作条例》《食盐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暂行办法》《防治鼠疫规定》《防治布氏杆菌病暂行办法》等1958年江西余江县首先消灭血吸虫病,成为我国“送瘟神”的光辉典范。至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夕,我国广东、上海、福建、广西4省市区已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全国373个流行县中,有141个达到消灭标准,122个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到1988年,全国累计治愈1000多万病人,治疗110多万头病牛,灭螺面积114多亿平方米。
地甲病狠抓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富民政策,把防病治病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作为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到1989年,全国有27个省市区普及了碘盐,供应量达328万吨,有3.6亿人吃上了碘盐,占病区人口85%以上。全国治愈现症病人2500多万。继1980年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基本控制地甲病后,黑龙江、天津等17个省市区达到基本控制地甲病的标准。

——摘编自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我国防治地方病的辉煌40年》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的书起先是抄写在“绢帛”、“竹简”上面。到汉代发明了纸以后,纸就成为抄写书籍的主要材料。在纸上抄写书,一次也只能抄写一部,抄一部书要几个月,大部头的书要抄写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成,难以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其笨拙和艰难情形,是我们生活在机电化了的印刷书籍的现代所难想象的……在一千多年前终于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以后又发明了活字印刷。

在公元8——16世纪中国雕版和活字印刷术向世界传播。向东方经朝鲜而日本,向西方经中东而欧洲,为世界各国所采用改进他们的印刷技术。到15世纪,欧洲科技发展同古代印刷术相结合便产生了近代铅字印刷术……大批、廉价的印刷书生产出来,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西欧的基础教育、识字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魏星桥《中国古代印刷术和书籍》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3-01-3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部分)学术观点

历史学家学术观点
刘世华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了传统社会的总体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大力倡导实业救国,这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黄兢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志士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尤其是孙中山追求社会主义理想,就不会有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迅速传播,中共也就难以找到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李文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人,或者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或者受到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正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这个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史论结合,行文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