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英国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马格纳雷拉指出:“现代化是经历了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一般而言,其内涵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等。”


根据马格纳雷拉现代化的内涵,叙述17世纪开始至19世纪中期,英国的现代化进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大事记


11842年魏源在林则徐等所译《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五十卷《海国图志》
21849年徐继编撰《瀛环志略》,介绍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的风土人情。
31859年李善兰、伟烈亚力合译《代微积拾级》,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高等数学著作。
41863年徐寿编译《汽机发初》,介绍蒸汽机的专著。
51871年贾步纬编译《航海通书》,为清朝南洋、北洋海军进行测量的重要工具书。
61895年英国人李提摩太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介绍19世纪欧美各国发展史。
71899—1904年严复先后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即穆勒《论自由》)和《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等著作。
81903年赵天骥译《法国革命战史》,罗伯雅译《共和政体论》。
91909年李佳白选译《欧美强国宪法汇编》。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传播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视角,分阶段对上述表格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划分阶段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2019-10-2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史料记载:彼得一世改革时,如果要留胡须就得出钱买留须权,富商溜须每年征税100,官吏每年征税80,农民进城和出城每次征一文,许多保守的贵族和农民反对剪胡须,但由于“胡须税”重,只好把胡须剃掉了。
结合这段材料评说彼得一世改革
2019-09-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资本主义的胜利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2019-09-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高三十二校联考(12月)历史试题
5 . 现代化下的世界文明进程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提供了范例。可以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现代文明。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一个开放体制的资产阶级政府。以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新的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促使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的形成。英国较其他地区或国家更早地出现了“工业化的社会环境”,这是使它率先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杨杰《英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革命》

材料三:1870年以后,“新帝国主义”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从获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按照历史的观点,新帝国主义无疑将被看做是世界的一大进步,正如工业革命是欧洲人的一大进步一样……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法估量地提高了。

——《世界通史》


问题:
(1)17,18世纪,英国是怎样在政治、经济、思想、为世界提供范例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英国适合“工业化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形成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有关“新帝国主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其提示和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2019-09-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反对和议

1842年,给事中董宗远上奏皇帝反对和议,认为屈膝求和,将招致严重后果:“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指出:“民穷财尽,殆不可支,将何以裕国用厚民生乎?”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材料中董宗远的观点。
7 . 改造世界的世纪有学者认为:19世纪是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请运用史实阐述这一观点。
2019-08-23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08年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的文章称:“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观点?
2016-11-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质量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9 . 逸出旧轨的洋务运动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10 . “小”和“大”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问题
请结合你所学习的知识,简要叙述16—20世纪40年代中期地球变“小”和世界变“大”
的过程
2016-11-18更新 | 9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上海中学、复旦附中等八校高三联合调研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