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含义的历史演变

周代青铜器“何尊”上有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义民”,其意为武王灭商之后成周(今河南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
汉代将汉朝所统治区域视为中国,《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魏晋南北朝时期据有中原之地的曹魏政权被称为“中国”,而蜀、吴两国亦皆以魏为“中国”。入主北方地区的一些游牧民族政权也开始自称“中国”。
唐朝《唐会要》里曾多次将“中国”与“波斯”和“大秦”(东罗马帝国)并列。
宋元时期辽金元自称“中国”的记载有很多。部分汉族文人学士,认同其为“中国”。北宋与南宋也都自称中国,并认为“正统”。
清朝康熙晚年接触到大量西方国家的人员与事物之后,对臣子发出警合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感受其累。“中国”这个词得到了更多的运用。

——据来梦娜《论“中国”含义的历史演变》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1-23更新 | 403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他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时期流行词汇
20世纪50年代苏联老大哥、列宁装、解放汽车、公私合营
20世纪70年代阶级斗争、红卫兵、小球推动大球转、一条线—大片
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万元户、国优省优部优、迪斯科、牛仔裤
20世纪90年代中关村、因特网、伊妹儿、下海、下岗

——数据摘自《人民日报》相关报迫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写出阶段和选择的词语,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4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种植棉花
13-14世纪元朝政府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 设立木棉提举司,向百姓征收棉布实物,棉布在当时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欧洲人找到了日后世界原棉的重要产地
1497年伽马成功绕过好望角,开辟了到达印度的新 航路,印度的棉花和纺织技术传入欧洲
17世纪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的记载,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
18世纪中后期以棉纺织工业为主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美国南部土地肥沃,奴隶劳工价格低廉,棉花品 种好、产量高,为了满足采摘棉花的人力需求,黑奴贸易翻了几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解决劳工短缺问题,缩减成本,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棉纺织工厂,把中国、印度、土耳其、越南等国进一步纳入全球棉花经济体系之中 。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其他国家和地区。郑和宝舟“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按照明代营造尺折算,宝船的长度就有136米,宽约56米,排水量超过8000吨。郑和船队不止规模庞大,随行人员数目也非常巨大,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各有专职,分工细致而明确。船队人员的所有开支无一例外全由大明王朝官方独家承担,而郑和船队在海上的航行动辄数月,物资消耗一项的数目就可想而知。直接牵涉的家庭成员在几十万以上,供应物资的东南沿海民众在几百万人以上。郑和下西洋是大明帝国整合全部东方民族千年航海贸易创造的最后奇迹,是强大的内陆农业文明试图以政治力量干预和塑造海洋贸易体系的一次尝试。这是古代中国大航海时代一个绚丽的高潮,之后便戛然而止,开始了近500年的闭关自守。

——摘编自陈杰《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