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GDP总量1978年约3679亿元,年增长率11.7%,1984年约7279亿元,年增长率15.2%,1992年约27195亿元,年增长率14.2%,2001年约110863亿元,年增长率8.3%,2017年约827122亿元,年增长率6.9%。

——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改革开放的历程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 . 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反映社会大历史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从1958年始每天不落的记账,20多本家庭账册以平民角度记录下国家历史的巨变。下表数据是从贺星允老人20多本家庭账册整理出来的。

时间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一根大饼油条价格
1958年971.2元798.26元4分钱
1979年1568.3元1003.97元2角5分
2000年30595.12元13705.18元5角
2008年65872.45元39564.72元3元
2018年112358.68元78546.23元6元

——摘编自2018年12月28日《扬子晚报》


根据材料找出相互关联的数据自拟题目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材料数据之间有关联,自拟题目与选取的数据合适,历史解读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历史时期英模人物的品质结构分析(%)

分类具体要求社会主义
改造时期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至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政治品质热爱祖国29.0517.8933.50
忠于党和人民19.7428.6559.61
热爱集体5.7618.306.38
服从领导3.137.0436.93
小计57.6871.88136.42
劳动品质热爱劳动16.8715.554.97
埋头苦干3.988.171.68
钻研业务3.748.531.73
技术革新1.428.020.25
吃苦耐劳6.387.206.92
忠于职中23.0719.050.76
艰苦奋斗14.877.546.34
小计70.3373.7022.65
道德品质见义勇为3.135.755.98
助人为乐7.337.837.08
含己为人9.948.646.25
爱好学习10.7912.9827.94
小计31.1938.247.28
统计基数287234188

(注:英模人物品质特征的统计数据来自于《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用词。许多英模人物具有多种品质特征,故总比例大于100%)

——据张明师《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统计的公元1年-1840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对现代世界形成有影响的科技发明年

年代科技发明
(件)
中国世界其它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1956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135亿美元增至32.08亿美元,年均增长18.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0.0%,高出世界出口贸易增速约10个百分点:进口年均增长179%:1956年还实现了贸易盈余0.82亿美元,初步担转了长期入超的局面。

材料二:1957~1965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统计(部分)


材料三:1966-1976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从46.,2亿美元增加到134.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了113%,但要低于世界平均速度(16.9%)5.6个百分点。1966年中国进口领、出口额分别位居世界第20位和第16位,到1976年分别下降到第33位和第35位。

材料四: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1988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27.8亿美元。1980年,初级产品出口超过半,达到50.3%,而工业制成品占49.7%;到1991年,初级产品出口已经迅速下降到22.5%,工业制成品则提升到775%。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彭波等《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


任意选择两则材料,分别提取一项该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1-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三百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部分统计1919年,江苏第一师范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部分统计
崇拜孔子153人,孟子61人,王阳明10人、苏格拉底、梁启超、牛顿、培根、卢校等各1人。孙中山87人,梁启超51人,孔子、孟子各20人,苏格拉底、华盛顿各18人,牛顿、培根、卢校各12人,蔡元培8人,李大钊3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上述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7 . 十月革命纪念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一   193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周年,《解放》周刊刊载社论:“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史,真的给了我们中国人很好的榜样。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的,当这个共和国初诞生的时候,它是怎样击退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怎样克服了国内经济落后的困难!”1938117日,《解放》周刊刊载文章:“世界上一切帝国主义者认为苏维埃制度只能存在三天,至多三个月。工农大众无以比拟的伟力与不屈不挠的坚决性,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列宁与斯大林克服重重困难,苏维埃共和国已度过它的二十一周年。”

——摘编自郭培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开展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进行政治动员的实践探析》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十月革命周年纪念的目的。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2.94.38.223.061.1
父母在,不远游7.215.121.834.9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45.429.2l7.55.0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6.811.215.425.1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去乡镇企业
工作
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
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07-09更新 | 6021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制造业生产的百分比分布(%)

国家1870年1913年1937年
美国233358322
德国132157107
英国31814092
法国1036445
俄国3755185
意大利242727
加拿大102320
比利时292113
瑞典041013
日本1101235
印度1114
其他国家122127

——HJ哈巴库克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24页)

从表格中提取两组能够反映世界经济领域变动的数据,并分别对其加以解读。

2018-03-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

具体


科学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农学(含博物学、本草学)

地理


制图学

化学和


炼丹术

物理学

工程水利、


冶金等

人数

56

36

62

35

33

6

12

45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