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说轩辕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按“井”字重新划分,中间一块为“公田”,四周八块为“私田”,遂成“井田”渊源。由于“井田”的国家所有性质,“田里不鬻”成为其核心原则,为避免土地分配不公,肥瘦不一、西周后期各诸侯国又颁布《田法》,实行以土地交换轮耕的“爰田制”。商鞅变法,颁布《垦草令》,承认私有土地爰田,并按军功分配土地;公元前216年,秦始皇颁布《令黔首自实田》法令,进行全国性土地登记,确立了土地私有权的合法地位;汉随秦制,颁布《田律》,允许私有土地自由买卖,东汉末年,曹操推行《屯田制》;唐武德七年颁布《均田法令》,后《唐律疏议》又规定“均田制下授田有限额”,防止土地不合理兼并;宋代,土地自由买卖的方式大大丰富,典、卖、质举、倚当并存,国家对田宅物权的转移、利用、交割规定了一套完备的程序;《元典章》则进一步明确了永佃权的移转程序,并规定“佃客随田”;明清两代继续立法保护土地私有权,致使土地兼并加剧,形成了事实上的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摘编自王煜宇《中国古代经济法溯源》

任意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古代土地管理制度变迁的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留学生群体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表所示为近代部分留学生群体情况。

时间概括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1865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设立船政学堂,后经李鸿章允准,决定派学堂的学生留学英、法,专门学习驾驶和造船。1875~1885年间,清政府陆续派出88名学生赴英法留学。后多数人当教员或到海军服务
20世纪初1901~1906年间,留日学生达万人之众。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如陈独秀、李
大钊、董必武等,也都是那个时期的留日学生;对社会进步、文学转型起到重要作用的文
化名人,如鲁迅、郭沫若等,也都是那个时代的留日学生
“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一是由于工读主义的推动下,许多青年试图寻求一种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实践;二是许多青年认为法国是自由民主的发祥地;三是当时社会文化名流推崇出国留学增长见闻
抗战前后1932~1945年期间,我国又选派了八届赴美公派留学生,九届赴英公派留学生。由于考试极严格,这批学生回国后都成了中国各学科的领军人物,文科如钱钟书,理科如钱学森、钱伟长等

—摘自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根据中国近代留学情况,以“留学潮与中国近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和农情,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总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

时间

主题

第一阶段

1921—1949年

以农民组织化为主,发动农民闹革命,夺取政权

第二阶段

1949—1978年

以农业组织化为主,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

第三阶段

1978—2005年

以农村改革为主,向农民和农业陆续放权,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

第四阶段

2005—2017年

以农村综合建设为主,党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解决“三农”问题基础

第五阶段

2017年至今

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开展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据周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阶段,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两个阶段之间的“抉择”,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写出所选阶段,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不同时代的青年媒体形象的整理无疑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塑造的几种具有典型身份的青年形象的变迁状况。


——摘编自王晓焘《青年媒体形象的特征与变迁——基于<中国青年>杂志的》内容分析(1980-200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另外选取一种具有典型身份的青年形象,在答题卡上描绘出其变迁图,并说明其所反映的社会变化情况。(要求:只需描绘出所选取青年形象的大概变迁轨迹;说明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2022-06-21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身份解放是指政治体成员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不断走向身份平等的过程。英国人在身份解放之前就已经确立了核心民主机制,他们有条件在民主制度下通过改革从而逐步地、渐进地达成身份解放,这表现在直到1948年法律上对选举权的身份限制消失上。议席的开放性长期受限于财产资格,直到1847年,英国才产生第一位“工人”议员,而少数族裔的议员直到1987年才出现。而在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以后,法国的底层阶级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早早拥有了最早形式上的投票权以及获得国家公职的机会。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法国一直未能形成稳定的核心权力机制,直到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现代民主机制才最终确立;1962年,普选总统制的确立,使法国的宪政体制真正稳定下来。

——摘编自汪仲启《民主发展的逻辑:身份解放与机制建设基于对英、法、中三国的比较研究》


围绕材料主题,自行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5-19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中国历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195119581962196619691976199220012018
美国380446725856787898461825363377101280204940
中国3285294657567841516488013248134073

——摘编自世界经济信息网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任选一个时期(由表中任何两个相邻或者不相邻的时间点作为起止),概括比较这一时期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