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传统“天下观”“大一统”“夷夏观”及“羁縻”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代王朝多依据国力强弱、边疆形势而采取不同的边疆治理政策。总体上看,这些治边政策各有特点,同时存在着前后相继,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最终结果则是边疆治理方式的不断“内地化”和边疆地区最终和内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大龙《试论历代王朝治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相关阐述。(要求:观点准确,史实充分,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发展的整体性只体现在真正普适于所有社会的三大过程当中,即人口增长、技术的进步与传播、不同社会之间日益增长的交流。伴随这三大过程,人类进入了地球上几乎所有可以居住的地区,组成了成千上万个具有独立文化系统的社会,彼此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经济或文化交流网络;在网络中各地的自然物种互相传播,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信仰互相交流。全球史学者通过描述这三大过程,为在全球化时代重新认识本土文化价值的各民族提供了新的审视角度。

——刘新成《什么是全球史》

材料提供了全球化过程中的诸多思考,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现代革命”是指过去1000年里,特别是过去300年里,人类历史发生的更迅速、更具本质性的转型。关于经济领域发生“现代革命”的动力存在的多种解释,如表。

解释视角基本观点
地理论“偶然”的地理因素,如煤的埋藏、距离的远近,可以解释特定国家或区域创新速度的加快。
观念论思维方式和思维态度的深刻变迁,刺激了新的商业和技术方法的产生。
商业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生产中技能、熟巧程度和判断力的进一步完善,源于相互贸易。
社会结构论每一种“生产方式”都会形成一种社会类型,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技术与一定的社会结构是相互关联的。
人口论现代世界所特有的人口增长率的突然提高是创新增长的主要刺激力量。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200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于经济领域“现代革命”的动力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赞同或修正材料中某一观点,也可以综合多种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4 . 中国视角下的法国

材料一(法兰西)新王嗣位。是时北方亚美利加之民与英吉利国交战,王助亚美利加战胜。然其饷银渐减,故招爵、僧、民三品会集,以寻聚敛之法。国民弃王杀之,七年国政混乱。有臣曰拿破仑者,武功服众,嘉庆八年登王位,连九年战服四方,恃强黩武,旋败失位……欧罗巴用武之国,以法兰西为最。争先处强,不居人下;偶有凌侮,必思报复。

——摘编自魏源撰《海国图志》卷四十一

材料二自千七百八十九年,法兰西之人权宣言刊布中外。欧罗巴之人心,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其君主,仆其贵族。

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言遂演而日深: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欲去此压制,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者,社会主义是也。法兰西人圣西孟及傅里耶,其最著称者也。其后数十年,德意志之马克思,承法人之师说,发挥而光大之。

——摘编自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19159月)

魏源与陈独秀对法国关注点明显不同。结合所学,加以阐释。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红柿是一种全世界广泛栽培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至迟在公元前500年,西红柿已开始在墨西哥南部和其他地区被栽培。1519年以降,西班牙人科尔特斯一行征服墨西哥,并将西红柿献给了西班牙国王。16-17世纪,西红柿在欧洲多数地区只被当作观赏植物、药物,出现在庭院、花园、植物园和大草本植物的标本中,但意大利人除了用于做菜吃和作为水果零食生吃外,还独立研发了番茄酱作为佐料、调料和零食吃,甚至还改良了西红柿品种,使其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这种新品种又从欧洲传回美洲,展示了螺旋式上升的内在规律。

约在1799年,英国驻叙利亚领事约翰·巴克把西红柿引种于叙利亚地区。19世纪西红柿在中东传开。在南亚,西红柿由葡萄牙探险家于16世纪传入引种于印度。西红柿在非洲传播的历史比较模糊混沌。

概而论之,就是各色欧洲白人、介于白人和黄人之间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都参与了美洲作物包括西红柿在非洲的传播。

中国种植的西红柿可能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由西方传教士传入。清末光绪年间,北京农事试验场开始种植西红柿并做食用菜果推广。新中国成立以来,西红柿的栽培食用和各种利用才得到大规模推广和普及。经过400年的发展演变,西红柿今天成了中国人最喜爱的某果之一。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生活。

——摘编自张蕾、孙静静《西红柿的世界发展传播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西红柿在传播中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现象,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6 . 以下是某些年份《深圳特区报》的部分新闻标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发行时间

新闻标题(部分)

198166日(试版)《任仲夷向本报记者谈经济特区大胆主动开展工作》《深圳引进外资首季五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半》《罗湖商业区加速建设首期十大厦陆续动工》《蛇口工业区初步奠定基础》《建筑机械展销会成交百六十万元》《本市超额认购国库券总额已达三百多万元》
1985118《国务委员谷牧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说中央对外开放决策大得人心》《发挥窗口作用建设现代化农业深圳农业科研中心落成》《 “遵义”经验仍指导今日中国》《特区经济迅速发展市民收入逐年增加深圳人消费观念正发生变化》《中建二局一公司创施工新纪录翠兰楼高层建筑主体四十八小时建成一层》
1992109《科技工业园建立群众参与的干部考核监督机制不称职者免业绩差的调》《深圳边检站制订优质服务措施》《南山区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盐田港加速疏港铁路建设》
围绕以上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时间主要研究内容
19世纪中后期埃及、土耳其等国的亡国史研究
20世纪初世界各国革命史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史研究
20世纪5070年代各国人民友谊史研究
1978年以来全球史研究

——据于沛《学术史研究是建构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活水》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特点,并选择其中两个阶段加以说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8月,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正式对外展出。展览以1500余件文物古籍,向观众展现了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展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力求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通过参观展览,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设计两个及以上展览单元,并加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展览单元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柏林殖民展览

德国外事部及下属的殖民部、民间相关组织在柏林举办帝国殖民展览。图1、图2分别为“科学—商业”展览鸟瞰图和相关展览内容、科学大厅中的地球仪雕塑。

图1

图2

地球仪上标注着从帝国延伸出的22条轮船航线,雕塑旁边还有四座带有统计数据的金字塔,用来展示德国识字率、海上交通、海军力量等。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说明德国举办展览的大体时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德华.卡尔批评李凯尔特将历史中的特殊与一般完全对立,他说:“语言的运用本身使得历史学家就像科学家一样,要从事于概括。伯罗奔尼撒战争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截然不同,而两者又都是独特的。可是历史学家却管两者都叫战争。”翻翻我们的历史著述,不是充满着诸如“皇帝”“农民”“战争”“革命”之类的概括用语吗?

——摘编自张耕华《历史学中典型性研究的类型及其限度》

请任选一个能概括一类历史现象的“概念”,并结合史实论述其特殊性与一般性。(要求:不能选择材料中已有的概念;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2023-11-11更新 | 276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