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文明交流与互鉴

材料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2019515日)


结合中外近现代史,从经验与教训的视角,谈一谈你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
2022-05-3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6年,民国政府起草了民法草案。现摘录关于婚姻的部分条款如下:

成婚年龄为男子满十六周岁,女子满十五周岁;同宗男女,不得姑婚;四亲等内的宗亲、二亲等内的外亲和要亲以外,有切近的尊卑分或是同母异父者,也不得结婚;女子自前婚解销或撤消的当日起、没有超过六个月的时日不得再婚;但在六个月内已经分娩的不在此限;结婚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父母的一方行止不明,或已死亡,或不能表示意思时,得到一方允许也可以结婚。但如父母双方都有上述情形时,在未成年人结婚方面,必须经过亲属会的同意;夫要相互之间,互负扶养的义务;男子满三十周岁,女子满二十五周岁无需征求父母准允可自行离婚。

谈谈你对1916年民法草案中婚姻条款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5-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结构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到宋代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代政治的基础,“崇文抑武”的局面开始形成。北宋开国皇帝,面对唐朝由兴盛转向衰亡及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历史教训,深知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的弊端。政治上一改历史上的武人政治,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重用文人士大夫,对他们不杀少辱,给予很多优厚的政治待遇,从而出现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已经成为宋初统治者的共识。反之,宋太祖对武人则处处加以压制,收夺大将兵权,集军权于中央,以防武人势力崛起而谋反。这种崇文抑武的政治制度,后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直到明清。

——王志立《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运用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核心观点的理解。
2024-05-12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仿真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赛曲》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自由的赞歌。马赛人民高唱着《马赛曲》参与革命,和国内外的反对势力殊死战斗,后来法国政府定《马赛曲》为国歌。

革命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词曲意义总是相通的,《马赛曲》的歌词、旋律以及民族国家精神和革命斗争的象征意义,深刻影响了《国际歌》、俄国《工人马赛曲》、中国《义勇军进行曲》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歌曲的创作,成为世界上反抗外来侵略、争取自由与民族解放,推动民族意识的形塑和现代国家的建设的著名歌曲。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从起源、孕育到诞生的整个过程,生动再现20世纪初期的历史大变局,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史诗大剧。

材料一   《觉醒年代》第一集,开篇即以旁白的形式交待该剧的历史背景,那是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国际国内形势非常紧张,并通过以下几个精心设计的视觉式的隐喻镜头来表现。

镜头一:一个大仰角拍摄的骆驼脚掌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只用这一个镜头就表现出当时中国正处于重重压迫之下,且观众的代入感很强,会产生一种被踩踏的感觉。

镜头二:骆驼进入北京城,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镜头来表现车辙。车辙在剧中是一个带有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细节逻辑: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用车同轨框定中国的车辙以来,直到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中国还在沿用古老的车辙。

镜头三:骆驼商队、老百姓的车、北洋士兵的马队,都要从车辙上踩踏过去,隐喻中国还在固守原来的老路。

——摘编自徐妮娜《浅析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的隐喻镜头》

材料二   《觉醒年代》在创作上更加贴近受众,以书写青春破题主旋律。该剧以南陈北李为主人公,跟随其人生轨迹,以《新青年》杂志为主线,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思想潮流串联起来,将故事主体聚焦于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身上:不仅有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陈独秀,还有与工人做朋友的李大钊、以笔杆为利剑的鲁迅以及紧跟先辈脚步、积极寻找救国之路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年轻受众对这样一群有梦想、有不足、受挫折也不言弃的年轻人更能有共情体验。

——摘编自王悦《〈觉醒年代〉给主旋律影视剧的成功启示》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谈谈你对该电视剧以《觉醒年代》命名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
6 . “西进运动”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改变美国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进运动”大事记

1783英美签署《巴黎条约》,把密西西比河以东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划归美国
1787国会通过《西北条例》,强调西部“将永远是美利坚合众国联邦的一个部分”通过《西北土地法令》,规定西部地区居民达到60000人时,可组建新州并加入联邦,并要求西北地区每个镇要预留土地用于支持与发展教育
1792-1830西部公路总里程达6400公里
1803从法国手中获得面积达214.7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娜
1815-1840建造运河3000英里,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发达的国家
1820-1860美国迎来第一次移民高潮,这期间移民总数高达500万。移民庄要来自西欧、北欧、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和少数来美国淘金的中国人
1830杰克逊总统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动用军队强制东部印第安人迁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天气、饥饿、劳累或疾病死亡,剩余人口被赶进狭小贫瘠的“保留地”
1833-1837收割机、钢犁等新式农业机器频出。中西部地区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小麦王国”“棉花王国”“畜牧王国”
1846-1848从英国手中获得俄勒冈。发动对墨西哥的战争,夺取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一跃成为地跨两洋的大国,墨西哥丧失近55%的领土
1862颁布《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耕种5年后归个人所有。国会通过《莫里尔法》,以赠地形式支持各州发展农业、技工、军事、采矿等实用技艺方面的高等教育项目。此后一批农工学院纷纷建立
1869-1893先后建成五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
1878国会通过《木材石料法》,准许任何公民和已提出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侨民,低价格购买160英亩不宜种植而其主要价值在于木材和石料的地段

——据李化敏《管窥西进运动之于美国现代化的影响》等

谈谈你对“‘西进运动’改变美国国运”的认识。
2024-06-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华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因此,该学者绘制了下表


中华海洋文化西方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主体和区域中华民族,中国。欧美
海洋文化特质和精神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敬海谢洋、人海和谐。开放开拓、冒险探索;殖民扩张、抢掠征服;自我伸张、商贸谋利;海权优先、控制海洋。
海神形象中国海神妈祖—和平之神:尊贵慈祥、解危救难、和谐宽容、充满母爱的和平女神。希腊海神波赛冬—征战之神:手持三叉戟的壮年男子。
名人名著名言“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西塞罗);“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黑格尔);“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
历史上的国家行为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的海洋殖民扩张。
族群行为出洋华人海外谋生,安分守己,艰苦创业。北欧海盗的抢劫掠夺。
经济行为谋利思义唯利是图
海洋行为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美国推行海洋霸权。

——整理自张开城《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

依据表格信息,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出发,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谈谈你对海洋文化的认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史实准确)
2024-02-05更新 | 14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概况
11854年,英国伦敦共有10738人死于霍乱;伦敦医务官发现,传染病主要出现在濒临泰晤士河的地方,离河越近,霍乱病例越多。1858年夏,泰晤士河伦敦段出现“大恶臭”,持续一月有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泰晤士河被严重污染。
2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严重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
31952年12月,因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而造成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4000多人死亡。同一时段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也造成近400名老人死亡。
41968年日本北九州的一家食用油加工厂用有毒的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因管理不善,毒物渗入米糠油中,成千上万只鸡因吃了米糠油中的黑油而突然死亡,人也因食用米糠油而受害。此年7-8月,患病者超过5000人,共有16人死亡。一时间,恐慌混乱笼罩着日本西部。
5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幸存者中出现了所谓“原子病”,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增多的血癌。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英里岛核电厂2号反应堆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导致电厂周围80公里范围内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记录了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评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请运用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恩格斯这句话的理解。
2024-05-05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要求在印度洋航行的所有船只必须携带果阿总督或各地要塞的行政长官颁发的通行证,并就船只所载商品缴纳税款。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有权以荷兰联省议会约名义,在东印度建设要塞、任命总督、招募士兵,以及和当地统治者签署条约。

16032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船队在马六甲海峡“捕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并将船上货物进行拍卖,获得巨额利润。这引起了当时法律上的争论。格劳秀斯受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托,撰写了《论捕获法》,论证这一捕获行为是“正义战争”。《论捕获法》分为三篇:第一篇,讨论的是自然法与万民法上战争的意义、交战权及捕获权;第二篇,叙述了荷兰自1596年以来受到的葡萄牙的虐待,以致两国间开启战端的理由等;第三篇,引用了查士丁尼法律汇编中宣布的“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权利原则”,论证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与印度诸岛通商的权利,葡萄牙禁止这种和平的交通没有正当理由。两个世纪以后,公海自由的原则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1625年,格劳秀斯又撰写了《战争与和平法》。该著作对《论捕获法》中的一些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法律根据,很快赢得当时欧洲各国普遍欢迎。

——摘编自章永乐《格劳秀斯、荷兰殖民帝国与国际法史书写的主体性问题》等

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也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激化了殖民国家间的矛盾。谈谈你对《论捕获法》的认识。(要求:可以阐述学者的观点或另外提出自己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2024-03-19更新 | 41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省六部制最大限度追求“体制内的民主”。

实现权力有效监督把朝廷的决策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由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来承担,按照决策、审议、执行的行政程序前后相继,并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通过合理分散权力来加强民主决策,并对权力运作形成监督和制约。
实现权力分配均衡三省六部制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其行政体制设计注重权力之间的相互或单向制约,从制度上避免政策失误和朝令夕改,通过正确的决策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决策与行政分离三省六部制的政权系统中,决策与行政分离已经完成并成熟,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发令系统,而尚书省的决策权转移到中书省和门下省,行政权保留下来,尚书省向职能化方向发展。
部门协同机制三省六部制具有部门协同机制,宰相集体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讨论商定,集思广益,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
平衡君权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制,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这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对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最大限度追求“体制内的民主”,谈谈你的看法。
2023-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