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20世纪上半叶不同时期我国拍摄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这些影片的上映引起重大反响,对塑造该时期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是1913年刊登在《申报》上的《难夫难妻》电影的广告。该影片讲述了一对互不相识的男女在媒人的撮合下,经历一系列繁文缛节后,结为夫妻但婚姻不幸的故事。

《孤儿救祖记》上映于1923年12月,其主题是“教孝”“惩恶”“劝学”“扬善”和宣传社会改良,儿媳余蔚如的“贤妻良母”形象是中国传统理念的标志。

《木兰从军》上映于1939年2月,讲述了北朝时期,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奋勇杀敌,打退敌军后凯旋的故事,引起了上海“孤岛”电影界的轰动,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桥》上映于1949年5月,讲述了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后,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造出桥座和铆钉,从而修复铁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

任选不同时期的两部电影,围绕“国家形象塑造”自拟观点,并对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6-02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三个时代,中国人特别热衷讨论“中国”。第一个时代是北宋,关于“正统论”的讨论在当时非常热闹。第二个时代,也就是20世纪上半叶,这段时间热衷讨论“中国”和“中华民族”。第三个时代,应该就是当下,现在中国崛起。需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历史中国是怎么样的?第二、要认识现在我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第三、要认识中国未来要如何和世界相处?

——摘编自葛兆光《什么时代中国要讨论“何为中国”》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时代或者多个时代,对学者的观点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3 . 现代化的探索和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随时代背景的改变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
历史时期主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12月,中共中央批发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特别强调:“实现国家社会主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可见,在中国共产党当时的认识中.“工业化”主导并决定看“现代化”。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特别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日后广为人知的“四个现代化”大体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土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编自刘洪森李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现代化”话语内涵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4-05-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创立初期是一个典型的商业组织,主要从事着英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在其特许状的规范之下,该公司逐渐垄断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商业贸易,并成为英国在亚洲发展海外贸易的重要依托。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这意味着争取建立殖民领地已经成为与追求商业扩展平行的目标。17世纪末,英国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对该公司的这种行为予以认可,于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就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商业、政治、军事和司法四合一体的政商机构。此后,随着行政权力的急剧膨胀,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掌控了印度所有的财富,公司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同它竞争的公司了,而是“同它竞争的英国大臣和国家了”。这种情况的出现迫使英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对该公司的态度,英国议会通过了多个有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别法案,限制和剥夺了其政治经济特权。到18世纪晚期,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终沦为英国政府对印度事务进行日常管理的机构。

——摘编自汪定华《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以对特许状的解读为基础》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一部书的传记

《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从1751 年开始,至 1772年完成。

主编狄德罗决心通过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出身于手工业家庭的他承担手工业栏目。他亲自到工场、车间去观察,甚至直接参加劳动,以准确地描述各种机器和工具,解释各种操作程序和工艺。此外,他还主张把国王的权威降低为由人民的允许才能获得。

其余的编者共160人,他们系统地把当时全部知识汇编为一部以字母顺序排列的多卷本图书。在生产与传播链条上,他们与出版商、经销商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处于一种恶劣的行业环境中。比如,一方面完善的版权保护缺失及盗版围困等;另一方面,由于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启蒙观念,招致了当局的不满。

《百科全书》历经流言、迫害最终保存下来。随着价格逐渐下降,读者群由传统的精英阶/层渗透到了诸如律师、医生等中产阶级,由法国境内到超出国界。作为编书官方语言的法语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最终法语取代了拉丁语成为国际通行的学术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书在出版之初达到数百万图尔里佛的规模,此后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致使它成为 18 世纪最大的生意之一。

——摘编自[美]罗伯特·达恩顿著《启蒙运动的生意》

请你对“一部书的传记”加以解读。
2024-05-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认同是国民基于对国家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而形成的一种政治心理,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话语是建构国家认同的有效媒介。(如下表)

认知型政治话语宣示“中国特色”:确认国民身份和政治认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向人民阐述国家的根本领导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人民宣示国家的发展方略和路径

态度型政治话语承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塑赞同性政治态度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承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承诺满足人民物质利益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向人民承诺建设美好家园
情感型政治话语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进人民的文化归属感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人民的尊严和对国家的信念

“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激发人民自豪感和责任担当

——摘编自徐琳官文婧《“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与国家认同建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信息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和国家认同建设”的关系进行合理解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近代前期上海地区的社会流行语汇。

类别社会流行语汇
商行文化鞠躬、英蚨、领事厅、买办、十里洋场、酒楼、影院等
饮食习惯番菜、洋餐、自来水等
服饰爱斯头、高丽布、旗装、香水、一字襟坎肩等
用品用具自由车、洋车、轮船、自鸣钟、电线、电报、德律风(电话)等
娱乐活动马戏、影戏、赛车、赛马、跑狗等

——摘编自陶垠霖《近代上海竹枝词民俗语汇及社会流行语汇研究》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十六国时期几位帝王的事迹。

政权前赵后赵前秦南燕
民族匈奴羯族氐族鲜卑
年号永凤、河瑞太和、建平永兴、甘露燕平、建平
谥号光文皇帝明皇帝宣昭皇帝献武皇帝
事迹其先有虞氏(舜)之苗裔,其母祈于月而生坚,有神光坚姿貌魁杰,臂垂过膝,目有紫光。鱼而孕,十五月而生渊。渊猿臂长八尺四寸,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其先匈奴别部,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庭中。勒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每夜于野,尝闻鼓角之声。其先有虞氏(舜)之苗裔,其母祈于西门豹祠,孕十二月而生坚,有神光之异,自天烛庭背有赤文隐起。坚姿貌魁杰,臂垂过膝,目有紫光。其先额项之苗裔其母梦日入脐中后生德。德年十八,身八尺二寸额上有日角偃月重文。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你发现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阐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论明确)。
2024-02-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