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后汉书》中记载:“(胡广为郡散吏)察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A.科举考试制度实际已经存在B.察举制度是唯一的选官制度
C.考试是选官的重要辅助手段D.选官制度保证了人才的质量
2024-01-02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卓越艺术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升学班)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按照周礼:臣民如丧考妣,皆穿缟素,停止宴乐婚嫁。诸侯、亲戚奔丧与否,都应按照制度行事。但是据《左传》记载,当时周王室派人到鲁国“求赙(以财物助丧事)”。该事件本质上反映了东周时期(     
A.礼崩乐坏的现象B.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
C.周天子势力衰微D.鲁国率先打破旧制度
2023-01-26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担任过秦朝的“泗水亭长”一职(今江苏沛县)。以下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内的是
①掌管地方行政②维护地方治安③负责公文传递④监察地方官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汉书·师丹传》记载,西汉末年,师丹出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后曾跟随丞相孔光等人上书“限田”,得到皇帝同意。然而“限田令”刚刚颁布,皇帝赐给一位宠臣的土地就将近法定限额的七十倍。这一事例反映出
A.皇权的非理性特征凸显B.群臣集议具有法律效力
C.私田逐渐得到官方承认D.丞相权力已被中朝分割
5 . 如表所示为先秦时期有关刑罚及法令实施的记载。这些记载
记载出处
“明刑(慎罚)"怀刑”“敏谏罚讼"《大盂鼎》
“流宥五刑(用流放的惩罚来宽宥应处“五刑’的人),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尚书.舜典》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比喻统治者宣布法令,不宜仅布之官府,而宣布之民间)《周易.小过》
A.表明先秦时期法制较为健全B.体现了德治的思想与精神
C.折射出法治思想得到了弘扬D.强调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农政全书》记载“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与其主张一致的是
A.“粪田胜于买田”B.“种无闲地”
C.“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D.“铁力牛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记载:“魏太子击(武侯)路遇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太子赶快下车拜谒。子方昂然不理。太子问,富贵该骄傲,还是贫贱该骄傲?子方说,自然贫贱该骄傲。诸侯骄傲要失国,大夫骄傲要失官。贫贱的士主张不合,议论不用,立即跑到别国去,好比丢一只破鞋子,你怎么拿富贵来比贫贱!”对以上记载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地位低下B.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
C.重义轻利的儒家思想成为主流D.东周列国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2021-09-28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
A.地方官员权力被削弱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尊重东方六国的传统D.官僚制度尚不完善
2021-05-14更新 | 1098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9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李斯提出的“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等建议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李斯建议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统一
C.进行思想控制D.发展教育事业
10 . 《通典·食货》记载:“北齐黄待郎颜之推奏请立关市邸之税,开府邓长限赞成之,后主大悦。于是其所入以供府声色之费,军用之用不在此焉,”此记载反映了(     )
A.当时北方商品经济水平高于南方B.古代的商品税开征于南北朝时期
C.政府税收主要来自商业的发展D.古代的商业发展受政府的限制
2021-10-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