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先秦时期有关刑罚及法令实施的记载。这些记载
记载出处
“明刑(慎罚)"怀刑”“敏谏罚讼"《大盂鼎》
“流宥五刑(用流放的惩罚来宽宥应处“五刑’的人),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尚书.舜典》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比喻统治者宣布法令,不宜仅布之官府,而宣布之民间)《周易.小过》
A.表明先秦时期法制较为健全B.体现了德治的思想与精神
C.折射出法治思想得到了弘扬D.强调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
2 . 考古发现,在出土的秦简《大事记》中记载了秦王政于公元前230年破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击楚、公元222年攻赵等重大事件。这些记载
A.展示了秦统一战争的进程B.反映了秦始皇时代兵役的繁重
C.与《史记》等史书记载不符D.歌颂了秦始皇平定天下的伟绩
3 . 据《大明会典)记载,“(文渊阁)公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而各衙门章奏文移,亦止日行翰林院。”万历年间,翰林院掌院学士王图辞职,将院印封存,以致“诸事悉停。一应官吏俸银等项,俱不得支"。这说明当时
A.翰林院掌管国家机要事务B.官僚集团倾轧导致政事混乱
C.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D.专制皇权受到官僚体制的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经》中记载了“大田多嫁,既种既戒”的民间歌谣,但其实更早的《易经》也记载了“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的民间歌谣。由此可知
A.面临战争是古代人民生活的常态B.传统典籍记录和反映着先民生活
C.《易经》中记载了最早的民间歌谣D.记载民间歌谣是传统典籍的习惯
5 . 宋末元初的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年关时节,临安城(杭州)中“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这反映出,当时
A.临安是最繁华的商业都市B.城市的商业功能开始显现
C.商品经营与民俗文化结合D.市镇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
6 . 据西周中期五祀卫鼎铭文记载,裘卫是管理皮裘的官,他看中了贵族厉所占有的位于昭太室东北的田地,提出用自己的五块田交换其四块田,厉当场同意,由三有司(西周职官)踏勘田界。由此可知,当时
A.井田制松动B.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
C.周王室衰微D.社会动荡瓦解原有体制
2021-06-02更新 | 622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