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中记载:“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钱穆的《国史大纲》提到:“王安石新政,一面忽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对外开疆用武,对内加意聚敛”。关于历史真相的探究,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历史的真相是客观的,探究历史真相要坚持孤证不立原则
B.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属于一手史料,结论比较逼真可信
C.由于时代及政治立场不同,研究者得出的历史真相也不同
D.钱穆《国史大纲》属于二手史料,其研究结论更不可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回忆录记载:陈公博参加过中共一大,但由于其所住旅社内隔壁房间发生凶案,所以偕妻离沪,最后一天会议没有参加。这个说法是否可靠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学者查证上海当时的报纸,凶案确系事实,这不仅证明了该回忆录的可信,并且为考定一大结束的时间增加了依据。这说明
A.回忆录的可信度依赖于其所记事件的完整性
B.不同材料的互证是探索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
C.历史学者应当避免依据非一手资料作出结论
D.报纸记载是考证中国近代史问题的直接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报道称:“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①是珍贵的一手史料
②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可以佐证当时蒋介石具有革命牺牲精神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5 . “大多数的历史都是臆测,剩下来的都是偏见。”那是因为史学家常会有下列哪种倾向?
①历史真相有可能被夸张的事实与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
②有些历史学家为了提高某些信条效度而在史料上有所选择
③历史很难真的客观,史学家一定会有他的主观认识在里面
④历史学家对发生在过往的历史事件的认识不一定完整正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 . 顾炎武以考据学著称于世。清代乾嘉考据学尊奉顾炎武为清代学术鼻祖。顾炎武注重对历史现实的揭示,但是他揭示历史真相和考订史料并不是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历史成败兴坏之理。这反映出其思想实质是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7 .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确有其事的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口述史料
D.实物材料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该日记是记录是圆明园遭劫的是一手史料
B.李慈铭否认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C.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9 . 关于秦朝的人口数量,《中国古代史》《香港商报》《中国人口论》记载的数量不尽相同。观察此表,对该表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该表为第二手史料,属于对历史的解释
B.《中国古代史》是专业史书,对人口数量的记载最可信
C.三者的记载都不一样,体现了历史学的主观性
D.可能是三者依据的史料不同,反映了重现历史真相的困难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