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1 .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会议批准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9年至2021年合作纲要》,这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够加强边境地区军事互信,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反映出当代中国外交致力于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努力与周边国家建立稳固的军事同盟
C.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睦邻友好关系
D.实现边境地区军事政治--体化
2 . 2019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针对特朗普总统的两项弹劾案。2020年2月5日,参议院投票否决了众议院通过的决议,特朗普未被定罪,这意味着他不会被罢免。这说明
A.存在连锁式的制约与平衡B.最终结果是相互妥协所导致
C.美国总统很难被罢免定罪D.参众两院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3 . 2019年9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宣布启动针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12月18日晚,众议院投票通过针对特朗普提出的两项弹劾条款。2020年2月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否决针对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特朗普未被定罪。据此可知美国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B.众议院权力高于参议院
C.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D.国会权力高于总统权力
4 . 近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97.5亿美元增加到12180.1亿美元,进口额由108.9亿美元增加到9558.2亿美元;1978—2007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7.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6.7%,尤其是2001年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

——摘编自李坤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

材料三   “大运河是历史,长城是历史,浦东也是历史”,当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评价,一语中的。3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30年后,浦东已从一片阡陌农田变为一座璀璨的现代化新城。30年前,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仅60亿元,2019年达1.27万亿元;人均GDP达22.91万元。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30年来,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在全国创造了50多个“第一”。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17日)刘士安等《勇担使命再出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方面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依据的长远战略和浦东享有的政策,并以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
2020-06-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决定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决定(       
A.丰富了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B.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
C.利于中国快速战胜重大疾病D.对精神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
2023-03-04更新 | 337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回顾四十年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打破   ②发表“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的讲话   
③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④通航、通邮、通商(“三通”)变成现实
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2021-11-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
A.民主精神B.科学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进步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纪念大会上讲道: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次大会纪念的是
A.一二·九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9 . 2019年11月5—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同一时期,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营商环境达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材料表明
A.中国积极努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B.中国崛起并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
C.进口贸易量增加说明中国已是发达国家D.中国已成功突破了国际贸易壁垒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取得的。工业革命中家庭消费观念的变革影响着民众受教育的行为和理念。通过一种经验性的、自发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的教育体系。英国既有的私立教育系统,如伊顿公学,主要是贵族教育;也有学徒制的工业教育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生产经验和技巧,为工业革命生产线培养人才;良好而完善的宗教和慈善教育制度,则是面对平民的教育,保证了英国初等教育的普及化。这些,产生了英国工业化的基础,并实现了英国工业化的飞跃。

——周详《工业革命与英国教育的兴衰》

材料二 经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推动和发展,到洋务运动后期已基本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救国思想,开展了教育救国实践的初步尝试,诸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创办了以同文馆为代表的近代第一批新式学堂……在今天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代表着向上的、前进的趋势”,故“能不胫而走,迅速发展,广泛传播”……从维新运动,到随后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直至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教育救国思潮进入勃兴与高涨阶段。

——吴春苗《近代以来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2019年9月17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英国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救国思潮兴起的原因。
(3)材料三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最早是中国哪位领导人在哪一年明确提出的。这一论断提出后,在空间和运载火箭方面,中国哪些科技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19-10-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浙江省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学科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