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巴尔扎克擅长于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又认为小说家的人物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特性,也强调共性;他说诗人的使命在于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中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必须为社会服务;认为艺术家不仅要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艺术家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

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高老头、葛朗台等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巴尔扎克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世纪世界文学领域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
2021-08-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乙卯残腊(1915年的阴历年底),由横滨搭法轮赴春申,在太平洋舟中作。

浩渺水东流,客心空太息。

神州悲板荡,丧乱安所极?

八表正同昏,一夫终窃国。

黯黯五彩旗,自兹少颜色。

逆贼稽征讨,机势今已熟。

义声起云南,鼓鼙动河北。

——摘自李大钊《诗六首》

材料二   他晚年受幕僚蒙蔽和怂恿,自以为复辟帝制可以加强中国的统一,避免日本攫取中国主权,最后却众叛亲离,只得宣布退位,再造共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自己写了一挽联:“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对这个为令人费解的遗嘱,有人理解为“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

——摘编自向曾辉《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李大钊叹息的原因。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
2021-08-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七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政府从1872年至1875年,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前后4次共120人,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原定学习期限l5年,由于清廷内部矛盾以及美国的排华风潮,1881年,清政府中断留学计划,分三批将幼童全部撤回。被撤回的94名幼童中,大部分都没能完成学业。尽管如此,留美女童或多或少都已经受到西方先进科技的熏陶,回国后大多被政府任用,在近代中国的军事科技、地质矿冶、铁路建设以及电讯等多项科技事业的起步发展中,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就连西方学者也承认:“留美幼童们,在中国现代交通事业上,均居于领袖群伦的地位,他们倡导修筑铁路,开办电报,扩充煤矿。不仅如此,他们是中国现代化陆军海军的第一批优秀军官。”据1884年9月2日美国驻华公使照会记载:“中法闽省之战,中圆官兵均甚出力,其中尤为出力者,则系杨武船内由美国撤回之学生,均系奋不顾身……。”

——摘编自徐飞、茹诗珍《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留美幼童计划夭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留美幼童的贡献。
2021-08-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将《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时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儒家经典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
2021-01-10更新 | 822次组卷 | 4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主要事迹
秦始皇
(前259—前210年)
历史地位: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被明代思想家李贽称为“千古一帝”。
主要功绩: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北魏孝文帝
467年—499年)
历史地位:
主要功绩:
唐玄宗
685年—762年)
历史地位:
主要功绩:

(1)阅读材料一,模仿示例,把“主要事迹”补充完整。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大事记(部分)

建元五年(前136年)设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博士
元朔二年(前127年)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本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
元狩四年(前119年)在各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组织盐铁生产、销售
元狩五年(前118年)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五铢钱统一由朝廷铸造
元封五年(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2)任选材料二中的两则史事,说明它们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材料   樊锦诗(1938年至今),国家荣誉称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获得者。1963年7月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她毅然放弃在大都市的工作机会选择了敦煌。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20世纪80年代,她带领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宝贵资源。樊锦诗还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推广了成果。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摘编自《敦煌守望者——樊锦诗》等


(1)根据材料,概述樊锦诗为敦煌文物保护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樊锦诗身上体现出来的品质。
2020-08-25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如果说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材料反映了
A.全国的统一促使文学成就日益超越前朝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与扩大
C.通俗文化的兴起日渐冲击封建等级观念
D.文学表现形式的增多文化政策逐渐宽松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的点火点燃之后,法国社会各界立刻被一片同仇敌忾的狂热所笼罩。这一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普法战争结束以来,“复仇意识”在众多法国人中广泛传播,在其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巴雷斯、戴鲁菜德等作家、诗人的鼓动起了巨大作用。费里推行的教育改革,不仅使法国的小学教育成为世俗的、免费的、义务的,而且还成功地把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国民教育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历史学家和广大小学老师功不可没,特别是史学家拉维斯,亲自撰写《一年级法国史》《一年级公民教育》等小学课本。在这些课本里,往往不时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战争虽然不是多半要发生的,但却是可能的,正因为这样,法国必须保持武装,时刻准备自卫……”可以想见,用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一批又一批学生,早已在精神上作好了投入反德战争的准备。

——摘编自《法国知识分子:一战中不该被忽略的群体》


(1)根据材料,概括法国民众爱国情绪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知识分子对战争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9-01-30更新 | 1871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江苏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