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3年张小泉剪刀在打制中选用浙江龙泉、云和之钢,并实行剪股、剪背用铁,剪刃用钢的方法,首创剪刀“镍钢锻打”工艺,一举成名。乾隆年间张小泉剪刀被列为贡品后名声大作。一时间,打出“张小泉”绰号作剪刀的假冒作坊,最多时达到86家。品牌混乱,生意萧条,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末。1911年,张小泉以“海云欲日”在农商部注册以示正宗,1915年冬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产品开始远销南洋。1917年张小泉后人将剪刀表面加工改为抛光镀镍后,更受顾客的欢迎,1929年张小泉牌剪刀荣获美国世博会银奖。至1949年,战火兵灾加上手工作坊式经营和生产,使张小泉剪刀店年生产量仅40多万把。

——摘编自王春华《张小泉剪刀的成功秘诀》

材料二   1731年彼得•亨克斯以双子星座为原型在德国铸造中心索林根创立双立人品牌,依托当地的稀有金属矿产和制刀剑传统,外加三十多道严格的制刀手工工艺,双立人迅速成为刀具著名品牌。1855年巴黎世博会展览会上荣获金奖,1867年成立现代化专业独立钢材铸造车间。19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丹麦、荷兰及法国等国家相继建立专卖店,1895年“亨克斯”商标在德国注册成功,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独揽四项大奖。1939年双立人独有的-200摄氏度特殊冰段技术研发成功,使刀具更加锋利、柔韧性更好、防腐蚀能力极强,之后产品延伸到炊具餐具个人护理用具等,产品数量多达二千多种。

——摘编自何煜雪《双立人品牌浅议》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比较近代“张小泉”与“双立人”发展特征的异同。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小泉”与“双立人”发展结局的不同及其原因。
2 .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列举两例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2-03-27更新 | 595次组卷 | 24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陈庆之在宴会上振振有词:“魏朝甚盛,犹日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他在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回到梁朝对人说:“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3-02-02更新 | 75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91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2020届高三3月在线网络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2021-10-15更新 | 1177次组卷 | 5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写了一本小说《屠场》(The Jungle)。书中描述了一家肉品加工厂的工人在极端肮脏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的惨状以及食品制造过程中蛆虫满地的不卫生状况。该书一上市就变成畅销书,销售几百万。据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了此书决定不再吃香肠并派人到小说中的原型工厂调查,发现实际情况更严重。于是以政治胁迫交易的方式促使国会通过《肉制品检查法》和《纯净食品与药物法》。法律规定:政府的食品检验员不仅在商品出厂后检验,也可以到工厂里检验生产条件。而这导致抵制的资方以《权利法案》为据经常告政府违宪,故罗斯福总统或者代表经常要到最高法院应诉。因为这违反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总统及其政府人员与常人一样。不经允许无权进入私有厂家。尽管如此,罗斯福总统的这两项法律在美国的社会进步中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

——摘编自董泽《西奥多·罗斯福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政府注重食品安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罗斯福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举措。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记载,从17世纪起,江南地区一直使用多锭纺车技术,18世纪晚期,人力纺纱机在松江地区得到广泛使用,流动轧花人为农户轧花、梳棉等。家庭棉纺织作业成为妇女的工作。有记载表明,一个女孩需要花4年时间才能娴于纺纱和织布。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乡村专于纺纱,城镇专于织布。布号或布行控制着松江大部分棉纺织业生产,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商业化的经济活动。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然而,1840年以后的60多年中,松江连同江南的其他地区经受了一系列的外国侵略和中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内战,内战期间,江南地区损失了一半的人口。这一时期还经历了气候变迁的逆转,包括气温的骤降、夏雨淫霖以及时常爆发的洪水,破坏了棉花的种植。值得注意的是,1846年,江南学者包世臣已指出:“松、太利在梭布……近来洋布盛行价止梭布三之一,梭布势必减滞。”

——摘编自李伯重《“过密化”与中国棉纺织业生产》

材料二   1787年,英国原棉消费增加到2200万英镑,棉纺织业成为雇佣人数与产品价值仅次于毛纺织业的第二大产业部门,消耗的大部分纤维都是使用机器清洁、梳理、纺织的。半个世纪以后,原棉消费量增加到3.66亿英镑;按产品价值、资本投资以及雇佣人员计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几乎所有的棉纺业雇员都在按工厂制度组织的制造厂中就业。棉纱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以前价格的1/20左右,而且最便宜的印度劳动力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无法与兰开夏的骡机和画眉乌织机进行竞争。英国的棉纺织品畅销到世界各地,出口值比国内消费量大1/3以上。棉纺织工厂是英国工业实力的象征,同时也造就了庞大的工业无产阶级。

——摘编自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棉纺织业发展前途不同的原因。
2021-08-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观应(1842年~1922年)是中国近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他认为,“以商战为本,以兵战为末。若舍本而求末,入不敷出,徒知聚敛,不复开源,转令民不聊生,盛亦难恃。”(《盛世危言》)他说:“宪法乃国家之基础,……政治关系实业之盛衰。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查欧美政治革命,商人得参与政权,于是人民利益扩张,实业发达。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

——摘编自夏东元、易惠莉《郑观应传》《郑观应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的主要思想,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021-08-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德声称,教会不是立法机构,它是信仰者的无形共同体,在此,所有的信徒都是教士,彼此服侍,在同上帝的关系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私自的人”,并且单独对“神的话语”-《圣经》做出呼应。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材料二   1545年由罗马天主教主持的特兰托会议宣布,通过善行与信仰相结合,可以获得救赎。会议宣布教士宣誓担任神父职务后就是不同于俗人的特殊等级。会议把《圣经》和口传教义等量齐观,看作是天主教信仰的源泉。会议宣布,由圣日罗姆在公元4世纪翻译的拉丁文《圣经》,是天主教教义可以依据的唯一文本。否定个人判断,即否定个人有权认为他们自己对《圣经》的解释比教会当局的解释更为真实。维护教士的独身生活制度。重申赎罪券的理论和正确的做法。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宗教观点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宗教观点出现的原因。
2021-08-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5届高三5月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