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中不包括(  )
A.互联网等技术打破时空界限,有利于经济发展
B.各国进一步开放,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更深入
C.跨国公司的无国界经营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力量
D.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
2019-12-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不再宣传“共产主义”而是宣布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积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导致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的苏联领导人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2019-12-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勃列日涅夫进行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
A.农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B.轻工业,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
C.重工业,增强军事力量D.科教,提高国民素质
4 . 苏联“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B.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C.1932年苏联消灭了私有制,完成全盘集体化
D.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
2019-12-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20年,俄国农民彼得将一口袋粮食拿到城里去卖,他有可能会(  )
A.得到政府的表彰鼓励B.粮食被没收上交国家
C.被要求到指定的市场去销售D.没有人干预他的行为
2019-12-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不同点在于(  )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领导B.目的在于战胜国内外敌人
C.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D.着眼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2019-12-23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某部著作的指导思想是:“照得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本军师恭膺圣命,总理朝纲,爰综政治大略,编成……”该著作是指
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
C.《海国图志》D.《临时约法》
8 . 诗歌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练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清末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破碎河山庆忽全,终从薪胆力回天。神州八载驱倭战,三岛群酋伏马前。见雪累朝羞辱史,宁忘惨状杀烧年。南京尸骨长沙火,永记东洋罪恶篇。

——1945年王子壮赋诗《闻日寇投降狂喜书怀》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四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其历史地位如何?
(3)材料二事件的结果和材料四事件的结果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9 .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2019-07-23更新 | 707次组卷 | 35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019-07-13更新 | 214次组卷 | 23卷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