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近代英法美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民主历程和分权制衡的特点值得各国借鉴,但政体选择还是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中议会与内阁的权力制衡关系;此外,英国政体还存在哪些权力制衡关系?

材料二   法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1791年,《1791年宪法》颁布,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后,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794年,“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过去。

⑤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民法典》正式颁布。新宪法正式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⑥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

⑦1830年,法国人民进行“七月革命”,金融资产阶级掌权。

⑧1848年,法国发生“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⑨1848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1852年12月,波拿巴加冕,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即法兰西第二帝国。

⑩1870年普法战争。9月,巴黎革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1870年第三共和国即已诞生。从此,法国走上政治民主道路,但其中仍有曲折。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的法国大事年表,说明法国政体变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结合识,概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进行司法改革,他建议最高法院法官由原来的9名增加到15名,使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他的建议遭到法院和国会一些议员的强烈反对而未获得通过。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材料三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意图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690 年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 年设立驻藏大臣
1762 年设立伊犁将军
1792 年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战绩
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D.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2021-03-15更新 | 309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三中国对外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80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
1984开放北至大连,南至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首批14个沿边开放城市陆续获批

——据《中国对外开放40年》编制


(1)指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4 . 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
A.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B.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D.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二   清朝前期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荨号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材料三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指出与唐朝相比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0-11-19更新 | 460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大事年表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B.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国家的形成与疯狂扩张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020-06-18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课一练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7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依据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

时间大事
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
19时期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1912年到1919年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
20世纪40年代中共七大、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外国
1640年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党世训》欧洲革命《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俄国公使入驻北京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6年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1898年戊戌变法美西战争
1905年同盟会成立废除科举制度俄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从表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中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2011年11月1日至17日,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6日至29日,神舟九号任务完成,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5年9月20日7时,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中国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也一道完成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从发动机到商业应用实现质的飞跃。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东进入天宫二号……

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空间实验室任务标志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承前启后,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至今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