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宋代在很多方面打破传统中国沉闷的作风而别开生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政治方面讲,为保持门面上之前后一致,宋朝几乎恢复了唐朝所有衙门职司,同时也创立了许多新机构,这些新机构功能上更具弹性,在业务上超越旧有组织。从经济方面讲,宋朝面临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城市勃兴,内陆河流舟楫繁密,造船业也突飞猛进。中国内地与国际贸易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峰。铜钱之流通也创造了新纪录,之后再未为任何朝代打破。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宋时官员们有丰厚的俸禄,以满足奢华生活的需求。宋代的官员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士大夫,他们的享乐方式通常是轻歌曼舞,浅斟低唱。宋代文人大多实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他们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这样的分工对词的发展大有好处。都市繁荣,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新机构”的功能,并简述宋代在“市”“国际贸易”方面显著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词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破诗与词的界限”的文学家。
2022-03-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2 . 据此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韩愈“当今赋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送陆歙州诗序》,作于唐贞元十八年
杜牧“伏以江淮赋税,国用根本。”《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作于唐会昌五年(845

A.江南地区赋税十分沉重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C.文学史料可以直接使用D.文学作品是现实的反映
2021-09-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列诗句中,创作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竣工的历史时期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穿来自秦汉,流出注湘漓
D.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中国典籍籍蕴含有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这些文献作为官学教科书,为后世所沿用
B《史记》继承了《左传》《国语》作者直接评史的方法,也采用了紧扣史事夹议的方法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于序
事中寓论断”
C《齐民要术》专门记载有作奶酪的方法,以及“胡饭法”“胡炮肉”等饭菜的做法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输入
丰富了《齐民要术)的内容
D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有北宋工匠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形成了重视科技的社会风气

A.AB.BC.CD.D
2021-05-11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鼻祖,下图为其所画的的《千岩万壑图》(局部)。从中可以看出该画叙述正确的是

①个性鲜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②借物抒情,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③画风简洁,题材生活化、写实化④讲究布局,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人评价小说《禅真逸史》一书中的插图说:“图像似作儿态,然史中炎凉好丑,辞绘之辞所不到,图绘之。其间仿景必真,传神必肖,可称写照妙手…”这段话道出了小说插图的首要作用是
A.努力营造诗画合一的意境B.形象地补充文字表述的缺陷
C.满足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D.使小说中的奇闻异事图示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思想篇]

(明朝思想家李贽)被捕后接受讯问,他回答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在他自裁以后气绝以前,他用手指写了王维的一句诗以解释他的死因:“七十老翁何所求!”其消极悲观的情绪已显然可见。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李贽悲观的社会原因。

[科技篇]

瓦特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发明家之一,其改进的蒸汽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这样写道:“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瓦特给它加上了一个分离的冷凝器,这就使蒸汽机在原则上达到了现在的水平。”


(2)如何理解“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

[教育篇]

清朝在新政期间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大学堂“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毕业考试获中等以上者,均作为进士出身授以官职。到1911年,中国创办的真正的大学仅5所(不算教会学校),毕业生总数不过200名且无女性身影。民国政府1912年颁布《大学令》,规定以“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案》提出了七条标准:“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3.谋个性之发展……”同时许多实业家也投身教育事业,如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张謇创办南通大学。到1925年大学已有50所,学生25278人,其中女生占3.28%。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清末与民国初期高等教育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文字篇]

汉语词汇伴随外来词的涌入而不断丰富,近代以来大规模吸收外来词出现了三次高潮,即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下是部分典型的词汇:

①火轮车:最初见于传教士的书籍,被《海国图志》等中国书籍采用,后简化为“火车”。

②议会:源于日语,来自于英文parliament的意译。后伴随着留学日本的热潮而传入中国。

③苏维埃:指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名称,苏维埃是俄语 сове́т的译音。

④计划经济:经济体制的名称,出自列宁所著《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书。

⑤按揭:即个人购置商品房抵押贷款,该词于20世纪90年代从香港引入。

⑥ISO:源于希腊语ISOS,全称为国际标准化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日益采用国际通用的技术和管理标准,该词被广泛使用。


(4)外来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请你找出两条词汇,并概括由此反映出的中国社会新变化。结合所学,说明三个外来词涌入高潮时期的国际背景。
例①→⑥:由被动的接受外国文明到主动的融入世界(本组合不可再用,但①、⑥可分别与其他词汇组合)
2021-08-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元代曾聚集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元代赵孟頫等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元中晚期黄公望等则以寄兴谴情的写意诗为旨,作品以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等题材为主。据此推知,这些画家的画作
A.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B.突出个性表现并且追求抒情写意
C.特别讲究画面的布局与构图D.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20-21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代有一窑名震天下,后世乾隆曾经题御诗夸赞“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其中代表作白瓷孩儿枕更是瓷器中的精品,该窑址位于下图(     
A.①B.②C.③D.④
2021-08-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出土的商代金文,呈现两种艺术风貌,一种近似契刻甲骨文的瘦细劲韧风格;一种笔势雄健奇伟,结构阔大开张,尖起尖收,相交处铸痕很重,如图“司母戊”三字。布白朴拙,神趣精合,方寸之间,有不尽气象。雄健的线条,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重、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铖,如火烈烈”(《诗·商颂》)的殷商血与火的年代。这说明
A.殷商时代的金文成为传达历史真相、保留历史信息的可靠物证
B.商代金文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中国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特殊审美价值
C.甲骨文是为表达宗教情感写刻,印证了商代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D.历史真相虽已随岁月飘逝,但古代艺术作品却可穿越时空真实还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