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0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一图示中依次封赐的是什么?上下级之间分别被称为什么?
(3)根据两则材料,谈一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2)材料图示中依次封赐的是什么?上下级之间分别被称为什么?这一制度开始于何时,又是何时普遍存在于欧洲的?
(3)根据两则材料,谈一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
2020-04-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精创】-第0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1)

3 . 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乙、丙三位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

(2)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

(3)三人就讨论的问题准备写一篇论文。请你给他们拟定一个题目,并谈一谈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4 .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无比精彩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汇编了一部完整的法国社会的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

(1)依据材料指出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评价,谈一谈恩格斯评价文学作品的角度和方法。

明清小说中出现的弃儒从商现象应该是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现象。部分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出身书生,他们放弃了以读书、应举为职业的生涯,而以经商作为自己的谋生之道。但传统的儒学教育和儒家思想对他们的经商活动仍产生着深刻影响,他们中的不少人贾服儒行,儒商结合,致富后又努力复归于儒业。小说家在对人物的弃儒从商行为表示同情和认可的同时,也依然表现出一种儒重于商的传统意识。

摘编自唐林轩《略论明清小说中的弃儒从商现象》

(2)结合所学,运用恩格斯解析文学作品的角度和方法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1915年到二十世纪20年代初,围绕中西文化的异同和优劣问题,中国文化界曾展开过一场论战。李大钊提倡青年人全力以赴学习和研究西方文明,主张“竭力以西方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杜亚泉则认为,欧战的惨烈使“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不能不产生怀疑,“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吾国固有之文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诸大端),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3)从李大钊和杜亚泉中任选一人,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其观点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

2017-11-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海淀区2016-2017年高二下学期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5 . 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曾使西方陷入长久的梦魇,而当时的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决定以一个野心勃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来代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其)目标就是将苏联从一个农业占支配地位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工业强国。
与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和经历大萧条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比,中央计划经济具有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的能力,使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是可行的和具有吸引力的。
外部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发生的变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通过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苏联政府终于能够像在工业领域一样,以指令性的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保证能够从农业中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几十年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前苏联)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
材料三 (罗斯福)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新政)代表了一种应付经济危机的大胆的人道主义方法;它也保持和重新肯定了美国对其民主制度的信心——而且是在民主政体在其他地方摇摇欲坠或受到威胁的时候做到这一点的。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苏联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深刻教训。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部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这句话的理解。
(2)据说罗斯福新政亦曾受到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分析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举措方面与苏联计划经济的不同之处及其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给我们的启示。
2016-11-27更新 | 1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皖西七校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国际因素和总的意识形态倾向无疑地使中共领导人接受苏联模式,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却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切的使命感,……以及苏联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有的唯一榜样,决定走苏联的道路几乎是势在必行的。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时,国家的新领导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可是到1957年,中共的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1949年以来的一段时期。这个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即使是适度的、但也是显著的提高;国家的社会制度已经比较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决定中国走苏联模式的“国际因素”是什么?概要回答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思想有何新的发展?
(3)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016-11-18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卷
7 . 习近平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00年前后,希腊出现了许多小城邦国家,如克里特岛上就存在着50多个小城邦国家……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城邦虽然不容忍它境界以内主权的分割,对它邻邦的独立却是容忍的。防卫的意志超过了攻击的意志……城邦既然是自给的和闭关的,它也必须有各种法律来保障这种自给的和闭关的生活。这就是说,城邦要有关于公民资格、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要有行政机构、议事机构和法庭的选任、组织、权限、责任的法律,这些是国家法,即宪法。还要有关于财产、继承、契约等等的私法,于是政治和法律两者密切相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义语——柏拉图的主要政治著作之一题为《法律篇》,亚里士多德同样性质的著作题为《政治学》。

——《城邦日记》[今]顾准

(1)依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城邦的政治理念?

材料二   西塞罗认为,源于自然,源于神的自然法对所有的人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有的人都应生活在这种法律之下,并且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他多次强调,“大自然是正义的来源”,“正义为大自然所固有。”西塞罗坚信,自然法才是人们判断实在法正义与否的根本依据。他说:“如果万物都以功利的标准来衡量,那么只要有可能,任何人如果认为对他有利就会无视和违反法律”。……西塞罗认为人与人之间在种类上是没有差别的,如果有差别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定义就不可能适用于一切人了。法律如果否认人们的平等,自由便不存在。

——引自西塞罗《自然法》

(2)依据材料二,归纳罗马自然法的精髓?

材料三   梁启超曰: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箠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一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青年学生今后应当怎样以史为鉴?
2024-02-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过去因战争和政治等原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其经济潜力的欧洲,现在终于有机会弥补过去的不足了。欧洲大陆(无论东欧和西欧)普遍存在着重建新欧洲的决心和从20世纪30年代的愚蠢行径中吸取教训的心愿。1950年后的大约30年里,欧洲人(主要是西欧)年均收入的增长额相当于以前一个半世纪增长额的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的确令人吃惊。美国中央情报局1960年和1970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欧洲共同体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比美国还大,为苏联的两倍。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饿死人。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对于这个奇迹般的速度,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战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与日本迅速崛起的共同外部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西欧与日本崛起对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并谈一谈促使一个国家崛起的主要因素。
2023-01-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这组历史人物图片资料集中反映了近代思想领域中的什么重大历史现象?请指出这一历史现象的思想核心。
(2)概括指出这一历史现象的思想主张。
(3)联系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一历史现象的重要意义。
2021-03-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二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曾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进口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

一以 上均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