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字林西报》评论:“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膛乎其后。”这反映维新变法(     
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B.革旧布新,成效显著
C.与清末新政并行不悖D.策略失当,操之过急
2 . 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妥协,是苏俄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其原因引起史学家的极大兴趣,以下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缺乏配套的系统的政治改革B.缺乏相应的立法保障
C.受马克思主义传统观念影响D.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
3 . 罗马帝国的皇帝们经常授权一些法学家对各种法律或正在审判中的案件进行解析,并就法律的实施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些意见往往被用作判案的法律依据。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A.皇帝的威权成为法律进步的保证B.法学家分析案件不拘泥于已有法律
C.罗马法成为皇帝独裁专制的工具D.帝国体制下专业人才推动法律治国
2021-09-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2021-09-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集古代文化大成的基础上,旗帜鲜明不遗余力地创建了中国古代文化大同的思想。这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的贡献。在孔子那个年代,中国的政治还没有统一,但由于孔子的贡献,中国的文化精神率先就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汉朝汉武帝,终于认识到专制统治必须具有-个统一的文化哲学基础,他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地选择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文化策略。中国从此实现了政治和文化双重统一的历史局面。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代,是中国统一历史发展分界的年代。从此,在世界史上无比伟大的中国统一的局面,不可阻挡,百折不回。

——《天人合一中国政治统一的古老理论依据》

材料二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两岸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广泛。但也应看到,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深化,仅靠惠台让利、扩大共同利益基础,靠利益的“量”或“向”的调节,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快速变化。目前这种共同利益多而共同价值少的发展模式,将会使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凸显。

——周志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和材料二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1-09-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李鸿章说:“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沪各厂所需外洋煤铁极多,设有闭关地市之时,不但各铁厂废工坐困,既已成轮船,无煤则寸步不行”。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A.军事工业B.船政学校C.民用工业D.北洋海军
2021-09-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各地发给孙中山的贺电:"或称大总统陛下,或书恭请圣安的字样”。就连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也"常常谈到孙文博士是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专有名词认为它不过是更高头衔的一个委婉的说法”。上述材料反映出
A.国人对民主共和的观念理解不透B.中国缺乏实现共和的社会基础
C.国人对总统制和君主制认识深刻D.中国人仍然希望建立君主制度
8 . 从1860年到1862年短的两年时间里,至少有650万银元的华人资本流入上海租界1917年的(上海闲话》感叹:“咸丰末太平军之役,为江浙及长江带人民聚居上海之造因。”这揭示出的本质问题是
A.太平天国运动使江浙一带的经济受到摧残
B.列强借助太平天国运动建立租界聚集财富
C.上海因繁华成为江浙民众向往的地方
D.上海租界比其他城市的租界更具有吸引力
2021-08-3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七世纪以来,德意志的各封建领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以至于安于现状,反对统.周边列强国家(如英、法、俄等)为了维护自己在欧洲的传统强国地住,都竭力希塑德国雄持分裂局面,以便继续掌控德意志。俾斯麦认为:要统一德意志”不是遗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一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材料二   俾斯麦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首相,他保留了国家上层,普鲁士国王世袭帝国皇位,皇帝有权召集成解散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容克和军队是国家的支柱:西对境内7个不同的货币区和33家具有钞票发行权的银行,俾斯麦宣布马克作为法定货币,1873年,建立黄金储备,实行全本位;这一时期,德国的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电气工业成为德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1881年,俾斯麦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等。另一方面,从1870年到1917年,德国的中小学和大学一直在庆祝色当战役的胜利,用以培养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当时德国人对成就和利润的追逐,对机遇的过高估计,使实现统一时所激发的帝国主义情绪肆意张扬,尽管俾斯麦警醒地意识到:“伟大的胜利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它比失败让人类的本性更难以承受。”但是,他已.经无法阻止概起的民族主义狂潮。推动着德国人一致追求在世界上的地位。

——摘编自《大国崛起.德国》


(1)权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俾斯麦统一德风的历史行最。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俾斯麦巩固德国统一的政策。
2021-08-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12月,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报在新年会晤的消息向世界公布。意味着对抗五十多年的美国、古巴关系开始解冻。回顾五十多年觉,古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初,实行资源和企业国有化政策,引起美国垄断资本家密谋颠覆卡斯特罗改权。为加强对美国的威源,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虽然英国和苏联老从这次危机中更尖锐地看到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国有的风险和核沉诈政策的局限……此后美苏不再动辄以被武器来彼此炫耀和对抗,而且开始就桩武器控制达咸了某些协议。

——摘编自20141221日央视断闲报透、《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

材料二 苏联在关键时刻可以不顾古巴的利益和尊严,不仅使古巴不满,削弱了苏联在古巴人心目中的分量,而且促使人们在如何对待苏联的支持方面,更加明确地得出自己的言论,更坚定是自己道路的意志。

——《英苏冷战争霸史》

材料三 美国的盟国担心,超级大国可能把世界拖入一场核浩……而另一方面,当它们遭到攻击时,美国又可能不愿冒自身核毁灭的风险来保护它们。戴高乐指出:古巴事件使人们再次看到,由于核僵持,美国的保护伞不可靠了,欧洲必须靠自己。法国必须有独立的核力量

——《古巴导弹危祝及其影响》


(1)根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及其给美苏关系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简析古巴导弹危机给战后国际关系带来的变化。
2021-08-3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