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D.甲乙丙对,丁错
2022-07-02更新 | 151次组卷 | 4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竞赛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较高D.革命的彻底性
2022-06-05更新 | 327次组卷 | 15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3 . 对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观点是
A.否定信仰上帝B.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D.挑战教会权威
2022-03-21更新 | 596次组卷 | 11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竞赛试题
4 .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B.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
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
2021-10-19更新 | 957次组卷 | 12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竞赛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得以实现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1-08-26更新 | 494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竞赛试题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精耕细作的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021-03-18更新 | 255次组卷 | 8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7 . 201768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公布《全球竞争力报告2016-2017》,中国排名首次跻身30并且继续领跑“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是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两、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名首个字母连缀起来,制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而得名。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中无关的是
A.巴西、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C.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D.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8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使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
2020-09-17更新 | 301次组卷 | 7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竞赛试题
9 .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前期,某一历史人物认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该历史人物应是
A.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倡导者
B.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者
C.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知识分子
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