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的理解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概括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018-06-07更新 | 1342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2018-11-11更新 | 477次组卷 | 42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该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于该倡议的解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倡议实质上是中国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B.该倡议符合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C.中国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该倡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2022-04-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清朝入关后,要求所有人“剃发留辫”。但是1898年,康有为上奏光绪帝要求剪辫:“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1909年,清政府高官荫昌、善耆、载泽、载涛等人联名提起剪辫子议案,认为:“非剪发易服,不足振起全国之精神!”对于上述材料,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清政府完全支持维新派的政治诉求
B.辫发已然成为中国社会“落后”的象征
C.时代发展促进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D.清政府的统治存在开明的发展趋势
2022-04-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根据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介绍,(西欧)专制政府支持新兴资产阶级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外贸易,有时不惜为此发动战争。16世纪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是如此,她甚至投资于英国的海盗事业。对于上述材料,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A.西欧流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B.西欧专制政府与新兴资产阶级有一定的共同诉求
C.新航路开辟有助于西欧专制政府的长期统治
D.西欧殖民扩张的形式较为多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伽利略
A.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B.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D.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2021-04-24更新 | 209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顾颉刚日记》(选摘),解读该表,最合理的推论是
日期内容
1939年4月6日上次进城,知米价升至廿五元一石,今日进城,悉又涨至卅二、三元矣。
1940年9月28日昨晚闻崇义桥之米,新斗且二百元一石,一星期间高涨至七十元。
1941年1月29日米贵至三百元以上一石矣,肉贵至三元一斤矣。
1943年7月9日歌乐山洗一回澡,要三十元,小龙坎吃一碗面,要十七元,这种生活如何过得!
1944年3月8日今日米至万七千元一石,平价米亦三千七百元一新石。

注:顾颉刚当时先后受聘云南大学、齐鲁大学(迁成都)中央大学(迁重庆),出任教授等职。日记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A.知识分子的收入普遍较低B.西南地区物资短缺日益严重
C.政府的教育支出逐年减少D.连年战争影响大后方的经济
2022-04-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这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尽管私人企业仍是美国经济制度的主要支柱,国有企业却在不断增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就是最好的例子,意义更为重大的也许就是: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对于上述材料,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A.新政促使美国走向社会主义方向
B.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D.新政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
2022-04-0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八柱国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权力中枢,下表反映的是不同文献对八位柱国大将军排序的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周书》(唐代)宇文泰、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文献通考》(宋代)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资治通鉴》(宋代)宇文泰、元欣、李弼、李虎、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A.《周书》距离当时最近,可信度最高
B.八柱国人员组成基本上可以确定
C.文献记载不同,历史真实无从考证
D.文献记载比较随意,不足为信
论述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前,学术界公认的“四大古都”是西安、北京、南京、洛阳。1983年,杭州和开封列入“六大古都”。之后近30年间,中国古都学会先后将安阳、郑州、大同、成都列入,由此确立中国“十大古都”。下表为部分古都的建都概要:

今名曾用古名(部分)建都王朝(代表)建都时间(约数)
西安镐京、长安、大兴西周、西汉、北周、隋、唐1000余年
洛阳洛邑、雒阳东周、东汉、曹魏、北魏800多年
开封大梁、汴京、东京五代之后梁、后周等、北宋300多年
南京建康、金陵、应天吴、东晋、南朝四代400余年
杭州钱塘、临安、余杭吴越、南宋200余年
北京燕京、大都、北平金、元、明、清700多年

注:1.隋唐时期,洛阳是著名的“东都”;1421年,明成祖将都城从今南京迁到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迁都北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2.建都时间,各种说法误差较大,这里取大致约数。


解读材料,围绕“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提炼出一个看法,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19-07-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