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反腐败的立法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唐律疏议》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把有关惩治贪污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下来,对官吏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等进行界定……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组织和监察制度的确设计得十分精细严密,监察机构在纠举不洁、惩恶扬善、澄清吏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确实查处了不少贪污受贿案件。

——摘编自张乐贤《浅析中国古代治理官吏腐败的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演变以及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范官员腐败的对策并对其进行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2020-11-04更新 | 538次组卷 | 6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实现了选贤任能
2020-11-04更新 | 356次组卷 | 5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B.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
C.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D.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5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这里的“封建”和“选举”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民主选举制度B.封建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
C.封建土地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D.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2020-11-02更新 | 387次组卷 | 10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律允许某些亲属之间互相首谋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唐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蟀为主隐,皆勿论。这反映出汉唐法律
A.忽视了社会秩序稳定
B.体现了伸礼屈法思想
C.消除了家庭内部矛盾
D.凸显了仁政治国理念
9 . 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有关民族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
C.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
D.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初,报刊评论运用了大量新的外交词汇:国民外交、外交主体、外交方针、外交政策、世界政策、帝国主义、强权、联盟、协约、领海权、领空权、渔业权等等,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流话语。大量外交新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当时
A.民族意识开始兴起
B.外交策略改变
C.国人认清列强本质
D.外交的近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