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二图示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西周相比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的表现,分析“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秦朝的三公制相比,唐朝三省制在权力的运作方面有何创新?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元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 . 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秦朝、汉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B.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C.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失
D.反映的趋势是行政层级减少,政治走向民主
2020-03-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4 . 下列图示中,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是
A.AB.BC.CD.D
2020-05-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会大厦中,悬挂着四幅美国历史油画。

A《签订独立宣言》

B《登陆的哥伦布》

C《康沃利斯在约克镇投降》

D《朝圣者登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开辟)》


(1)对四幅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

材料二   图示。



(2)依据材料二对图示进行解读。

材料三   华盛顿纪念碑内部中空,内壁上嵌有各个国家、团体及名人所赠的石碑193块。其中,第十层内壁上,是中国赠送的汉字碑文:华盛顿……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


(3)将材料三碑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填写在下面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碑文原文

相应事件及作用

起事勇于胜广(陈胜、吴广起义)
割据雄于曹刘(曹操、刘备)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与英国断绝一切隶属关系和政治联系
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

材料四   林肯纪念堂中的石壁上,记载着林肯生前的经典语录。其中一幅是他第二次就职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双方都声称反对战争,可是有一方宁愿打仗而不愿让国家生存,另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于是战争就来临了。我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是黑奴,他们并非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是集中在美国南部——这些黑奴带来了一种特殊而强大的利益,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利益迟早会成为战争的起因。

——林肯《1865年第二次就职总统演说》


(4)说出这场“战争”的名称。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出这场战争爆发的焦点以及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2020-10-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B.监察权力C.丞相权力D.地方权力
2020-05-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2)材料图示中依次封赐的是什么?上下级之间分别被称为什么?这一制度开始于何时,又是何时普遍存在于欧洲的?
(3)根据两则材料,谈一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
2020-04-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精创】-第0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1)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上商品转运繁忙的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什么?这一生产模式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所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间?并回答那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020-08-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图示漫画中,一个渔夫在钓鱼,上面一把剪刀要剪掉鱼竿的钓线,剪刀上的字为“欧洲的干预”,鱼竿钓上来的鱼身上写着“辽东”。这一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020-12-0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城市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请以《城市的浮沉与绽放》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从下列图示提及的城市中选取五座城市,写清城市名称,相关事件及事件的影响。逻辑清晰,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2020-08-2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5(中国史范围)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